官府拆鴛鴦2/旅宿開放移工成服務業破口 專家憂卡了外配與中年失業出路

  • 發佈時間:2025/11/17 08:16更新時間:2025/11/17 08:16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官府拆鴛鴦2/旅宿開放移工成服務業破口 專家憂卡了外配與中年失業出路

圖、文/CTWANT

移工撐起台灣基層勞動力,在本國籍勞動力奇缺的基礎建設中,他們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政府也進一步喊出「製造業本勞加薪就能多聘移工」、「旅宿業放寬聘僱移工」等消息擴大聘用移工。但專家示警,看似利多的政策卻有不少盲點可讓企業主操作,若不做好配套,移工海嘯恐將「反客為主」,從輔助身分滲透台灣勞動基層,排擠本國基層生計。

更多新聞: 官府拆鴛鴦1/登記結婚秒收遣返令 異國戀苦主淚控移民署破壞姻緣

移工撐起台灣基層勞動力,在本國籍勞動力奇缺的基礎建設中,他們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政府也進一步喊出「製造業本勞加薪就能多聘移工」、「旅宿業放寬聘僱移工」等消息擴大聘用移工。但專家示警,看似利多的政策卻有不少盲點可讓企業主操作,若不做好配套,移工海嘯恐將「反客為主」,從輔助身分滲透台灣勞動基層,排擠本國基層生計。

CTWANT調查,台灣現有移工人數已將近90萬人,像製造、營造與農漁產業類移工約占60萬人,另家庭看護、機構看護等社會福利類約占30萬人。移工主要來自東南亞國家,比方印尼、越南、菲律賓及泰國,目前最大宗的是印尼籍移工。

此外,行政院針對移工研擬了「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預計2026年元月上路,這方案號稱在「本國勞工權益優先」的前提下提出優化勞動力政策,內容有四:首先,只要製造業雇主為本國勞工每月加薪新臺幣2,000元,即可在現行核配比率外再增聘一定數額移工。

第二,放寬外國技術人力留用,並協助企業留用資深優秀移工轉任為外國技術人力,增加工作彈性。第三,擴大開放旅宿業及碼頭裝卸業也能引進外國技術人力。最後,設立「跨國勞動力延攬中心」及國內服務據點,強化國對國直接招募流程,希望落實公平招募。

曾任立委的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吳育仁就指出,在少子化與高齡化海嘯之下,聘用愈來愈多移工已是大趨勢。他說,至少占6成移工人數的3K(辛苦、危險、骯髒)行業「我們真的不願意做」很需要外籍移工幫忙,不過現行移工管理是漏洞百出,近90萬造冊移工中竟有高達9萬是不知去向的「失聯移工」,像一家年營業額超過新台幣百億的知名營造公司,光10月就溜了200多位移工,「其實管理不及格」他嘆氣。

建築業屬於3K(辛苦、危險、骯髒)行業,仰仗大量移工撐起基礎建設,但管理不善是大問題,像一家以承攬公共工程聞名的營造廠,光10月就跑了200名移工,移工就業與生存亟需主管機關關心。(圖/CTWANT攝影組)
建築業屬於3K(辛苦、危險、骯髒)行業,仰仗大量移工撐起基礎建設,但管理不善是大問題,像一家以承攬公共工程聞名的營造廠,光10月就跑了200名移工,移工就業與生存亟需主管機關關心。(圖/CTWANT攝影組)

吳育仁續指,政府接下來要逐步放寬旅宿等服務類產業進用移工,根本就只是「迎合慣老闆」,因為旅宿業特性並非高危險、難耐受,而是「薪水死豬價」把員工趕跑了,尤其值此國旅價格居高不下之際,業者卻老是拿「成本太高」當說帖,嚷嚷要開放移工補足勞動力,而不從提高待遇著手,若此例一開「服務業就棄守了」他示警未來台籍基層勞動者求職恐怕連門檻較低的服務業都不得其門而入。

吳育仁吐槽,像製造業要擴大移工聘用比例,喊出要為本勞「加薪2,000」,但薪資投保級距其實非常容易「動手腳」,只要把薪俸與獎金在薪水單比例「喬」一下,勞工領的錢不一定實質增加,且真的找來移工後,「薪水調回去也管不了」他認為製造業加薪紅利「本地勞工不一定吃得到」。

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名譽教授成之約更示警,2026年元旦上路的「跨國勞動力精進方案」中,針對旅宿業移工規定得非常嚴格,若是「房務清潔」就不能從事餐飲、接待等業務,但實務上飯店經營「房務清潔」每天頂多4至6小時,聰明的雇主哪會讓人力「晾」在那邊,若叫去「搬個行李」被有心人士檢舉,雇主大財團是沒在怕罰,但移工可能因此被遣返,「他們連仲介費都還沒還完」成之約不捨地說,這不只擾亂就業穩定讓移工傷透了心,也衝擊台灣的國際形象,根本雙輸。

全台有近3成移工從事照護服務業,又以「家庭看護」為最大宗,在高齡化與少子化雙重海嘯來襲的台灣社會,他們是不可或缺的長照幫手。(圖/黃耀徵攝)
全台有近3成移工從事照護服務業,又以「家庭看護」為最大宗,在高齡化與少子化雙重海嘯來襲的台灣社會,他們是不可或缺的長照幫手。(圖/黃耀徵攝)

成之約呼籲,既然擴大旅宿等產業進用移工已是定局,政府立刻該著手撰寫工作指引並加強宣傳,讓雇主與移工對工作有更明確的依循,避免無端「踩雷」;此外,本國不少「中年失業」的中高齡勞工,還有已經歸化取得身分證的外配,不少依靠基層服務業掙錢求溫飽,他們僅存的機會恐將被大舉進軍旅宿等服務業的移工取代,政府必須提供配套。

受訪專家都感嘆,日本、南韓早已計畫性吸引技術性移民充實國力,台灣卻老是在遇到基層缺工才拿「找移工」當萬靈丹,搞得面對問題只會因陋就簡、整體產業升級牛步,該是時刻加強招聘「技術性」勞動力,甚或在少子化下有餘的教育資源能引進外籍學生,老老實實把他們教會,不要老想者就學期「榨乾」學工,學成畢業後吸引他們留下來,真正成為台灣社會的中流砥柱,才是經濟轉骨良方。

延伸閱讀

更多新聞: 新店單車撞機車釀2死!34歲男到院意識清醒突「搶救不治」 父親難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