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CTWANT
南韓釜山市中心於10月20日清晨發生一起學生死亡事件,根據《韓聯社》報導,釜山一名高中學生當天清晨約6時17分在校園附近突發痙攣,路人見狀立即通報消防單位,最終卻因為當地兒科醫療資源不足,導致延誤救治,釀成悲劇。
據報導,救護車於報案後16分鐘、即6時33分抵達現場時,該名學生意識雖模糊,但仍能對外界呼喚作出反應。醫護人員隨即啟動後送流程,打算將學生送往釜山多家大型醫院就醫,卻接連遭拒。
共有4家大型醫院以「缺乏小兒神經科後送醫療資源」為由,拒絕收治這名病患。釜山消防災害本部的救護指揮中心介入協助聯繫醫療單位,總計聯繫包括原先的3家在內共8家醫院,但皆以同樣理由拒收,最終連鄰近的慶尚南道昌原市醫療機構亦未能提供協助。
在醫療資源不足與後送體系未能及時啟動的情況下,救護車在市區與鄰近區域奔波近一小時,至上午7時30分學生病況急轉直下,出現心跳停止。依當地規定,病患若發生心跳停止狀況,鄰近醫院即有義務接收。
救護車於心跳停止後5分鐘內抵達就近醫院,但該名學生最終仍宣告不治。
這起事件引發南韓社會廣泛關注,外界質疑即使身處大都會釜山,仍無法即時找到具備小兒科診療能力的醫療機構,顯示兒科醫療資源配置出現嚴重缺口,尤其在兒科與小兒神經科人力普遍短缺情況下,更凸顯醫療體系面臨的結構性危機。
對此,釜山消防災害本部表示,當時確實無法找到具備收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因此才擴大搜尋至鄰近地區,但後續仍未能完成轉送流程,亦無法及時啟動兒科後送應變機制,導致病患錯失救命黃金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