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品觀點
根據警方統計,國內平均每日查獲44件毒駕案件,毒品駕駛已成為道路上的移動式凶器。交通部為強化毒駕執法,11月19日起正式實施唾液毒品快篩檢測新制,警方可在3分鐘內得知檢測結果。
根據警方統計,國內平均每日查獲44件毒駕案件,毒品駕駛已成為道路上的移動式凶器。交通部為強化毒駕執法,11月19日起正式實施唾液毒品快篩檢測新制,警方可在3分鐘內得知檢測結果。
新制規定檢測過程須全程錄影,並依三大程序進行。首先,實施檢測應於攔檢現場為之,若現場無法檢測,得請受測者至勤務處所或適當場所。其次,須告知受測者試劑有效期限、檢測流程及判讀方式。第三,若檢測失敗,應說明原因並請其重新接受檢測。
民眾若拒絕接受唾液毒品快篩,將面臨嚴厲處罰。初犯可處18萬元罰鍰,吊銷駕駛執照及吊扣車牌2年。10年內第二次拒測,罰鍰提高至36萬元,第三次以上按前次加罰18萬元,並可公布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若肇事致人重傷或死亡,車輛將被沒入。
近期毒駕肇事案例令人震驚。台中18歲白姓男子今年10月27日吸食喵喵、喪屍煙彈等毒品後,在北屯區撞擊葉姓行人,不僅未停車還踩油門輾過,導致被害人在車底翻滾數圈,全身重傷慘死。白男目前因涉犯殺人罪被收押,法院裁定第4次延長羈押。
另一起案件發生在彰化縣,45歲陳姓男子11月18日疑似毒駕,在員林市闖紅燈撞倒3輛機車。64歲高姓女志工被撞倒地後,陳男前輪輾過還加速逃逸,後輪二度重輾,造成女志工重傷不治。陳男肇事後丟棄車輛試圖躲避查緝,但仍於隔日被警方逮捕。
交通部表示,目前警察使用唾液毒品快篩試劑檢測已具適法性,此次修法提高執法法律位階,明確毒駕取締程序。租賃車業者若已盡告知義務,駕駛人仍有毒駕或拒測情形,罰鍰將加罰二分之一。慢車駕駛人拒測可處4800元罰鍰並當場禁止駕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