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大舉投資AI 劉揚偉預言中國電車產業恐加速整併

  • 發佈時間:2025/11/21 14:42更新時間:2025/11/21 14:42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鴻海大舉投資AI 劉揚偉預言中國電車產業恐加速整併
劉揚偉表示,鴻海每年將在人工智慧(AI)領域投入20億至30億美元資金。(圖/鴻海官網)

(中央社東京21日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商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接受路透專訪表示,鴻海每年將在人工智慧(AI)領域投入20億至30億美元資金。

更多新聞: 路透:中國民用貨船與渡輪組「影子海軍」演練奪台

劉揚偉指出,他預期中國競爭激烈、飽和的電動車(EV)市場「很快」將出現淘汰潮,此外鴻海也正與日本政府就AI及電動車相關投資機會進行討論。

劉揚偉本月稍早訪問東京時向路透社表示:「目前來說,AI將占主要投資比重。」這段訪談內容直到今天才對外公布,與年度鴻海科技日活動同步。

劉揚偉說,未來三到五年在AI基礎設施及技術開發上的投入,將使AI投資占鴻海每年約5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一半以上。

鴻海雲端與網路事業,包含AI伺服器在內,已連續兩季超越消費性電子事業,凸顯營收結構正快速轉換。

自2019年起領導鴻海的劉揚偉表示,中國電動車產業正面臨「非常激烈的競爭」,預料隨著無利可圖的新創企業退出市場、政府補貼縮減,產業將出現整併。

劉揚偉說,「他們沒有賺錢」,並指出政府補貼有限,在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無法支撐所有電動車製造商。他表示,中國汽車產業格局在歷經一段整併後,將「更加穩定」。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的壓力已現端倪。龍頭車廠比亞迪上月公布財報顯示,呈現近四年來最大幅度的季度獲利下滑。

比亞迪正面臨國內競爭的強烈壓力,並將2025年銷售目標下修至460萬輛。

由於全球電動車需求放緩,鴻海去年11月延後原訂在2025年取得全球電動車市場5%市占率的目標。

但劉揚偉強調,這並非公司對電動車失去信心,而是在市場改善前暫緩加碼投資。未來可能仍在電動車或量子運算、機器人等其他領域擴張。

劉揚偉表示,鴻海正與日本政府洽談在電動車或AI領域的投資可能性,但未透露細節。他說,AI系統在地生產對於「資料主權」至關重要。

他指出,電動車產業可能會走向類似個人電腦(PC)早期的發展模式,激烈競爭使車廠無法永續自製,最終轉向外包。

鴻海在1990年代與康栢電腦(Compaq)合作,開創這種外包模式,使康柏成為當時全球最大PC供應商。劉揚偉說,電動車領域正出現類似趨勢,隨著競爭加劇,車廠將更快採向外包。

他說:「一旦出現成功的外包案例,其他廠商就會跟進…這正是我們在個人電腦市場看到的情況。」(編譯:徐睿承)1141121

更多新聞: 台積電下跌60元 台股挫855點至26570點創波段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