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僅1百多人到訪 "金門文化園區"挨批淪蚊子園區

  • 發佈時間:2025/11/24 19:02更新時間:2025/11/24 19:02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每日僅1百多人到訪 "金門文化園區"挨批淪蚊子園區
金門文化園區人潮冷清,遭戲稱為蚊子園區(圖/民視新聞)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高達6.7億打造的金門文化園區,每天的參觀人數才100多人,遭當地人戲稱為「蚊子園區」,議員批評,金門文化園區還曾發生漏水、跳電等問題,建議跟旅行社合作,增加活動,當地人也期望,結合音樂、舞蹈等展演空間,讓更多人願意走入文化園區。

更多新聞: 快新聞/惡修財劃法釀大災難!中央財源慘遭掏空 明年恐得增債逾5000億

金門文化園區,獨特的閩式建築,但參觀人數卻少得可憐,只有小貓兩三隻,一天加起來居然才100多人,被戲稱為蚊子園區。金門縣議員董森堡:「當初做的這個工程,其實也不是很完善,之前發生漏水跳電的情況一大堆,我們能不能夠更用心的經營,導入更多的活動,包括說比如說跟旅行社,或者是說旅遊業者做一個合作,來讓它這邊做活化。」

每日僅1百多人到訪 "金門文化園區"挨批淪蚊子園區
金門文化園區,每日到訪人數只有百餘人(圖/民視新聞)
9.6公頃的文化園區,投入高達6.7億,卻有漏水、跳電問題,2010年啟用後,園區內3個館、一個中心,曾多次整修,但就是吸引不了遊客,當地藝文團體也呼籲,文化園區能可以結合音樂、舞蹈的展演空間。紫韻箏樂團團長王敦玲:「如果說我們通常表演藝術團體,他需要地方團練,那如果他的文化園區可以活化,作為我們一個藝文展演空間,與排練的空間,那當然是樂見其成。」當地民眾:「(如果開演唱會的話),當地民眾,(是不是更會吸引人來)對,當地民眾,(會不會帶動沙美商圈的那個經濟),當地民眾,當然會啊而且會很多人。」
每日僅1百多人到訪 "金門文化園區"挨批淪蚊子園區
金門文化園區人潮冷清,遭戲稱為蚊子園區(圖/民視新聞)

民眾也樂觀其成,希望表演活動,能活絡當地商圈,能夠吸引更多人到金門玩。

更多新聞: 快新聞/「修財劃法救地方財源」竟是假議題?綠營執政後各地政府已無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