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娛樂中心/曾郁雅報導
以電影《大濛》榮獲第62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獎」的新科得主王誌成,23日在民視、歐諾聯合舉辦的「LED虛擬影視製作人員培訓班」,向學員分享道具美術在虛擬製作中的角色。

「雖然有這麼棒的虛擬棚投影,但我習慣用手寫,透過手寫才能真正進入腦袋。」自認「老派」的王誌成,特別把自己的工作畫冊帶到現場,與學員分享多年累積的手稿。畫冊中滿是他為不同電影場景所繪製的一筆一畫,透過親手描繪、記錄,他才能掌握場景的每個細節,並在腦海中精準預演每一顆鏡頭。

談到美術在電影中的核心任務,王誌成表示,美術部門必須承擔「建立場景宇宙觀」的重責,並在創作過程中與導演、後製、攝影持續溝通,確保作品既能說服自己、符合導演視覺想像,也能幫助演員投入角色。他強調,美術設計並非愈華麗愈好,並以侯孝賢導演的《南國再見,南國》為例:當時林強在沒有彩排的情況下,即興上演一場翻桌戲碼,讓他深受震撼,「原來戲可以這樣被創造」,更體會到戲劇張力不必依賴繁複場景堆疊。

課堂中有學員詢問王誌成如何面對工作中的困境,王誌成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壓力是好東西。不能遇到壓力就逃,試著把一個大壓力拆解成三個小壓力,再一一擊破。」他坦言,電影美術常遇到預算有限的挑戰,但「用創意解決資源不足」,正是美術工作的迷人之處。
在這次的課程中,王誌成不僅深入解析電影場景設計的技術要點,更以豐富的實務經驗,展現「用創意拆解困難」、捨我其誰的職人精神,讓學員深刻理解影視美術工作的魅力。
學員們皆表示受益匪淺,「非常能讓人重燃做戲熱情的一個老師!」、「對電影美術創作充滿能量與堅持,無私的分享傳承經驗!」一位具有超過二十年美術經驗的學員表示:「王誌成老師非常樂於分享他的工作實務經驗,以及身為美術人對於創作的熱忱與遇到各種挑戰的思維,以解決問題為核心來為創作找尋更多成功的可能,讓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

為推動虛擬製作技術在台灣影視產業的應用,民視與歐諾聯手推出「LED虛擬影視製作人員培訓班」,自11月15日起於民視&三元色專業LED虛擬棚展開為期約兩個月的課程與實作交流。學員將於2026年1月10日發表結業作品,展現學習成果。
本次培訓課程全程於民視&三元色高規格LED虛擬棚進行,學員得以在業界標準的環境中實作,因此吸引影視導演、製片、技術專才及學界翹楚踴躍參與課程,主辦單位期望透過系統化學習與實務經驗傳授,培育更多具備先進虛擬製作能力的人才,推動台灣影視產業與國際市場接軌,讓本土影像內容在全球市場中發揮更大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