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享民頭條 編輯/李明真撰文
在職場裡,真正把人累垮的往往不是KPI,不是加班,不是主管突如其來的「妳在嗎?」而是滿滿的負面情緒。舉例來說,妳早上開會被氣到想辭職,又或者被客戶的無理要求氣到快暈倒,而當妳看到薪資條的明細時,就又冷靜下來,選擇隱忍,但日復一日陷入這種惡性循環中,妳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快樂,甚至影響工作表現。而職場中的高績效同事,之所以能在同樣辛苦的環境中保持理智、效率,甚至是幽默感,不是因為他們沒情緒,而是因為他們會轉念。
編輯/李明真撰文
在職場裡,真正把人累垮的往往不是KPI,不是加班,不是主管突如其來的「妳在嗎?」而是滿滿的負面情緒。舉例來說,妳早上開會被氣到想辭職,又或者被客戶的無理要求氣到快暈倒,而當妳看到薪資條的明細時,就又冷靜下來,選擇隱忍,但日復一日陷入這種惡性循環中,妳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快樂,甚至影響工作表現。而職場中的高績效同事,之所以能在同樣辛苦的環境中保持理智、效率,甚至是幽默感,不是因為他們沒情緒,而是因為他們會轉念。
以下就是職場高績效同事常用的7句情緒轉換金句,妳只要背下來,職場生存率立刻飆升80%。

1.這不是針對我,只是事情本身很煩。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別人的語氣是在針對我們,但實際上,可能同事只是剛被另一個主管罵,又或者同事今天就是單純心情差,妳不要把「事件的壓力」接收成「對我的攻擊」。先抽離三公分,情緒立刻少掉一半。
2.我可以生氣,但我不可以做出影響績效的蠢事。
高績效人士不是不生氣,而是他們懂得面對挑戰的優先順序,永遠是KPI優先於情緒。簡單說:生氣不能賺錢。而且妳看那些冷靜的人不是不怒,而是他們知道等一下還要開會、回信、交報告,情緒鬧脾氣只會讓事情更多。
3.這件事一年後還會對自己有影響嗎?
當妳碰到困難,想把電腦合上離職時,問自己:「明年的我還會記得這件鳥事嗎?」十次有九次妳會得到答案:不會。瞬間憤怒就會像煮熟的泡麵一樣塌下來,妳不是忍,妳只是知道,當時間拉長,很多磨難都變得雲淡風輕。

4.對方的表現,跟我的自尊沒有關係。
妳永遠無法控制別人有沒有常識、專業、情緒管理、理解力……,但妳能控制自己,如果妳在職場遇到鳥事,一定要告訴自己,我不要被對方的混亂拖下水。
把「別人的問題」跟「我的價值」分開,妳的心就能少受很多無辜傷害。
5.這不是失敗,是資料收集。
提案被否決?回主管信被退件?又或者客戶講了一些不可思議的要求?高績效人士從不把挫折當成否定,他們會想:很好,又搜集到一筆下次不要這樣做的資料,距離成功又更接近。人生就是反覆的 A/B 測試,妳不是失敗,只是在優化。
6.我現在不開口,不代表我認輸。我只是還在組織語言。
吵得贏的人靠嘴巴,吵不輸的人靠沉默。高手不會被拉入情緒化的戰場,他們會在開麥前先整理重點,把情緒藏在背後,用一句安靜但精準的回覆結束戰局,沉默不是退縮,是累積能量。

7.再大的情緒,睡一覺都能壓到70%以下。
這不是開玩笑,睡眠是便宜又有效的情緒重置工具。妳今天覺得世界快要毀滅,當妳回家睡醒後,會感覺好很多,有力氣來解決問題,等妳下週再回頭看會覺得:「欸?當初我在氣啥?」情緒會褪色,妳要做的,只是不要在情緒最濃烈的時候做決定。
高績效不是天生,而是看事情的角度比較聰明,那些職場高手不是沒情緒,只是他們比我們更懂得不被拖下水、不被消耗,不把事情個人化、不為一時爽快做出終身後悔的決定,情緒管理不是壓抑,而是轉念。轉對了念,妳就能在職場活得又清醒又漂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