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王靖慈報導
冬天除了寒冷,還有大家最害怕的「諾羅病毒」一同報到。日本食品衛生協會特別提醒,每年11月到隔年2月是諾羅病毒的「高峰期」,家中有小孩者尤其要當心。許多家長看到小孩突然「吐了整片」,第一反應是拿酒精狂擦,不過日本小兒科醫師也特別警告:「酒精根本殺不死諾羅病毒,還可能不小心把病毒越推越散!」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單純靠勤洗手,就能讓校園感染傳播減少85%以上。只是諾羅病毒對酒精「完全不買單」,所以比起消毒酒精,肥皂搓洗與流動水沖洗才是真正王牌。而在家中若發生孩子突然噴吐,更不能用酒精直接擦,因為酒精不能滅活諾羅,還可能讓病毒被抹得到處都是。因此部分專家也強烈建議家中一定要準備「嘔吐物處理包」。專家提醒,只要備好處理包、知道正確步驟,遇到緊急狀況時就不會慌亂,也能把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嘔吐物處理包裡面必備:
一次性手套、口罩、紙巾、塑膠袋、氯漂白水(5%濃度)、以及500ml的空瓶。
使用方法:
準備一個塑膠瓶,用記號筆以大字寫上「2瓶蓋漂白水+滿水(= 0.1%消毒劑)」,避免混淆。加入2瓶蓋(約10毫升)5%濃縮氯漂白劑,接著加水至500毫升,即可製成約0.1%次氯酸鈉溶液。
清理時先戴口罩、手套、保持通風,用紙巾覆蓋嘔吐物並倒上消毒液,之後從外往內擦,避免把病毒越擦越開。處理完要把所有用過的用品全丟袋子裡,最後再用同樣的消毒液擦地、靜置5~10分鐘後沖洗。

而日本小兒科權威堀向健太也指出,諾羅病毒傳播力非常強,研究甚至發現,血型也跟感染風險有關。2020年一份分析指出,O型血感染諾羅的風險是A、B、AB型的1.3倍。但血型只是其中一項因素,還跟「腸道環境」與「FUT2基因」有關。腸道菌叢平衡良好的人,感染機率與症狀似乎都較低,所以吃優格、味噌、納豆等發酵食品多少有點幫助。不過醫師強調,這些都「不是護身符」,真正有效的仍是正確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