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陳信瑋、蔡承佑 台北報導
台北市辛亥隧道去年(2022年)2月重新啟用區間測速,光是1年下來就開出了13513張超速紅單,讓市庫入帳將近2000萬。不過,議員卻發現,肇事率反而提升了10%,痛批設置區間測速器沒有保障人民安全,最後只會淪為搶錢的工具!
機汽車呼嘯而過,辛亥路上車來車往,只是進入隧道時,不少駕駛和騎士一看到區間測速起點,都會紛紛煞車!

民眾說,「就是會放慢到50公里,這條路幾乎都是有限速的狀況。」、「大家都知道啦,都會依照安全的速限騎。」
每天經過的民眾,都會乖乖減速,似乎被罰怕了。因為光是一年下來,辛亥隧道區間測速取締13513件,等於平均每天開出36張罰單,替市庫賺進1906萬,但議員發現車禍率不減反增!
台北市議員(國)楊植斗說,「這個區間測速是去年二月啟動,到今年二月整個做評估,肇事率竟然比前年同期增加了10%,如果完全沒有保障人民財產安全的作用,只是要開出一筆一筆的罰單,要大家去繳錢一年賺人民2000萬,我覺得真的是完全沒有必要。」
痛批區間測速成了搶錢工具,2021年車禍28件,但2022卻有31件,算一算增加了一成。而且,提醒告示貼在隧道前的山壁上,不僅沒警示作用,似乎還會讓人分心!

台北市議員(國)楊植斗說,「可能會有一些人看到區間測速就急煞,而且大家要知道文山區未來,會蓋近千戶公宅車流會變多,在大安區這裡二殯擴建車子也會變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在有區間測速,可能未來是堵車塞車的情況更嚴重。」
北市交通大隊副大隊長鄭榮安說,「在隧道裡面員警去做執法,也是不事宜去做測速執法,所以我們科技執法也兼顧員警值勤安全。」
台北市交通局科長林育生說,「每個月的車禍沒有超過十件,所以增減一兩件的話,以百分比來講看起來是比較大,但是如果是以絕對件數來講,一年增加三件的部分,代表統計上的意義我們還要觀察。」
交通局和交通大隊,都強調設置區間測試是目前最好的執法辦法,將評估如何增設警示牌,讓民眾降低速限,保障安全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