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重建第一步 人道救援組織「3D列印」蓋小學

  • 發佈時間:2023/09/10 08:10更新時間:2023/09/10 08:10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烏克蘭重建第一步 人道救援組織「3D列印」蓋小學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烏克蘭境內,大約3千座學校遭俄羅斯戰火摧毀。現在有人道救援組織進駐西部城市利維夫,以3D列印技術蓋一所小學,預計3周內就能完成。這是重建烏克蘭的第一步,也是歐洲第一間,完全用3D列印蓋的學校。

更多新聞: 快新聞/美國、加拿大軍艦今日穿越台海 國防部全程掌握
烏克蘭重建第一步 人道救援組織「3D列印」蓋小學

機器手臂來回穿梭。工人坐在至高點,用平板電腦掌控施工進度。不一會兒,一面水泥牆就蓋好了。

人道救援基金會創辦人波尼斯:「我們必須有能力蓋得更快,所以我們用3D列印科技,因為我們蓋的速度可以快10倍。」


烏克蘭小學老師:「我看好這項工程,因為它速度快品質好而且相當先進。」

混凝土一層層往上堆疊,工人不時灑水保持濕度,以免乾燥速度不一造成龜裂或倒塌。整座學校的外牆和隔間,只花了4天就完成。

烏克蘭重建第一步 人道救援組織「3D列印」蓋小學

人道救援基金會創辦人波尼斯:「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列印學校,可以容納100名學生,整座建築物從我們開始的那一刻,到列印機離開這個國家的那一刻,只要3個禮拜內就能列印完成。」

烏俄開戰以來,大約有2千6百所學校在戰爭中受損,另外有超過4百間學校全毀。利維夫這間153坪大的學校,是失學孩童重返校園的第一步。

人道救援基金會創辦人波尼斯:「我們基金會的目標是,可以在這個國家(烏克蘭)蓋第一棟3D房子,並展現我們可以為烏國,(其餘地方)做這一件事。」

人道組織幾個月前在赫爾松,開始以3D列印技術,興建一座新的橋樑,取代被炸毀的橋。這兩項試驗計畫如果順利完成,將成為烏克蘭戰後重建的新藍圖。

更多新聞: 快新聞/強震已釀逾2000死 摩洛哥宣布:全國哀悼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