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畢翔、方雋淮 台北報導
美國智庫最新公布中國火箭軍的研究報告,其中提到,原本部署在東南沿海的東風-11以及東風-15短程彈道飛彈,如今逐步換裝,改由「東風-17」超高音速飛彈接手,其中距離台灣最近的只有400公里,大大降低我方的反應時間。
中國央視報導「東風-17導彈具備全天候,無依托強突防等特點。」
中國解放軍自行研發的東風系列飛彈,一直是區域安全的威脅。美國蒙特瑞密德伯里國際研究學院公布一份有關中國火箭軍的研究報告。內容不但詳細列出中國各個飛彈旅的基地位置,更明確點出,中國飛彈對台威脅,與日俱增。
報告指出,原本部署在沿海對準台灣海峽的東風-11以及東風-15,兩款現役主力的短程彈道飛彈已經逐步換裝,由超高音速導彈東風-17接手,部份飛彈更部署在距離台灣僅400公里的基地內。目的就是讓台灣的反應時間降低。開戰時,能優先打擊我方的防空設施。
淡江大學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說,「火箭軍一直有去做一些汰舊換新,早期我們看從96年的飛彈危機,當時就其實有東風-15這些飛彈了,東風17它的一個速度,可能會讓防衛的這一邊,反應時間相對來說會低一點。」
國防院國防戰略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由於東風-17可以利用水平彈道進行變軌,所以它意圖要減低,飛彈被攔截的特性。」

去年八月,中國對台大規模軍演,使用的飛彈正是東風-15。美方報告更指出,中國的火箭軍2015年正式改編以來,不斷擴編飛彈數量,預計在2028年擁有超過1000具發射系統。不過專家強調,台灣也不是毫無應對策略。
淡江大學戰略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說,「它即使突穿了我們的防禦,但是它的一個破壞效果可能是有限的,比如說一枚飛彈可以造成的破壞,但是我們把我們的油料或者是機動雷達,或是移去其他的一些機場,我們有去做一個分散的效果,那我們還可以持續進行作戰。」
國防院國防戰略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表示,「目前東風-17射程就是比較適合,用來攻擊菲律賓,或是沖繩的美軍基地。」
中國積極擴軍,想要成為區域強權,嚴重影響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