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關東大地震100年 「模擬海嘯」進行避難宣導

  • 發佈時間:2023/08/29 20:51更新時間:2023/08/29 20:51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日本關東大地震100年 「模擬海嘯」進行避難宣導
來源美聯社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1923年的9月1號,在日本關東地區發生了規模達8.1的強震,造成超過10萬人喪生,同時引發的海嘯,還在東日本一帶引發大範圍災情。而日本研究團隊在關東大地震100年後,以最新科技模擬了當時的海嘯情形,提醒沿海地區做好防災避難準備。

更多新聞: 才剛嗨完就倒頭找周公?水獺寶寶「癱軟睡相」萌翻4萬網:太可愛了吧

1923年時,日本關東的相模灣外海,發生規模8.1強震,不僅重創東京、橫濱等大都市,隨之引發的大海嘯,也為沿海地帶造成災情。東北大學研究團隊蒐集各種文獻紀錄,拼湊出當時的海嘯規模。

東北大學教授今村文彥表示,「第一波海嘯才過幾分鐘就沖上陸地,紅色區塊海嘯高度達3公尺以上災情很嚴重。」

海嘯引發數公尺高巨大浪潮,直接打上鄰近相模灣的陸地,其中研究團隊最關注的,就是緊鄰海岸線的古都鎌倉。

NHK主播表示,「區域水位在地震發生6分鐘後便快速上升,11分鐘後揚起超過4公尺高的浪,而之後海浪又不斷的拍打上陸地。」

當時海嘯造成鎌倉一帶超過百人死亡,而進入21世紀後,這裡早已成為海內外遊客充斥的觀光熱點,但據氣象廳預估,本州下方的南海地區,在未來30年間恐發生規模8以上的強震,假如沒做好萬全準備,勢必引發嚴重傷亡。

鐮倉市市民防災部次長末次健治表示,「除了當地居民外,也有很多人對地勢很不熟悉。」

如何在災難來臨時,疏散來自四面八方的民眾,成為迫在眉睫課題,鐮倉市與東北大學也合作研究,如何以施放標語大氣球等方式,更有效率的進行避難宣導,力求天災發生時,將生命財產損失降至最低。

更多新聞: 中國美女老師脫口4字遭出征!她聲淚俱下遞辭呈 突改口道歉:懇請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