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先食 or 美食先決? 3 個角度帶你重新審視我們與食物的永續關係

  • 發佈時間:2023/09/19 16:45更新時間:2023/09/19 16:45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相機先食 or 美食先決? 3 個角度帶你重新審視我們與食物的永續關係

你也是習慣相機先食的人嗎?在點餐的當下,第一念頭不是自己想吃,而是什麼東西拍起來好看嗎?

更多新聞: 林森國小宣導交通安全 教學童手持「這物」過馬路

自從社群媒體開始盛行,大眾對於「美食」認知除了好看外,也要好拍才行!也有越來越多人為了追求社群頁面的好看,而點了一整桌根本吃不完的食物。或許是時候來回過頭審思我們與食物的關係,找回食物最本質的美味。本篇將透過 3 個角度與你分享:

1. 種類多元什麼都有的 Buffet

相機先食 or 美食先決? 3 個角度帶你重新審視我們與食物的永續關係圖片來源:Pexels @Ana Paula

台灣人特別喜歡吃 Buffet,各式各樣的吃到飽與自助式餐廳隨處可見。擁有選擇不完的飲食選項的 Buffet 固然是一種多元的享受,但在用餐當下我們卻經常因為高估自己的胃口,而不小心承裝過多的食物;店家也為了讓顧客有豐富划算的感受,準備了大量的餐點,最後在餐期結束過後全進了廚餘桶。

且過多的食物也會讓人們的關注力從品嚐「眼前」的食物,到為了划算而盡可能拿取「餐檯」上的餐點,不僅造成食物浪費,也使人無法真正的享受。不妨仔細想想,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的食物嗎?

2. 好看重於好吃的社群打卡現象

相機先食 or 美食先決? 3 個角度帶你重新審視我們與食物的永續關係圖片來源:Unsplash @Eaters Collective

曾幾何時,食物成為一種拍照的道具,比起食物本身的味道,我們更重視食物拍起來的外觀,好不好拍、狀不壯觀、有多爆漿決定了這個餐點是否能登上社群版面,進而影響了是否能受歡迎。許多美食部落客也為了呈現食物的多元性,而不顧是否吃得完畢,就點了大量的餐點。

雖說美食攝影原先的立意是為了讓更多人知道美食店家的存在及分享食物美味,但比起瘋狂追求「好拍」的虛擬飲食體驗,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自己想吃什麼食物、親身品嚐每一種食物的味道,而非一昧聽別人所說、相信社群上的視覺效果。否則直至最終,若因為與預期有落差而沒有食用完畢、進了垃圾桶,就成為一種對環境造成負擔的浪費。

3. 視覺效果誘人的廣告/電視/電影

相機先食 or 美食先決? 3 個角度帶你重新審視我們與食物的永續關係圖片來源:Pexels @Ioana Motoc

你是否曾想過,電視廣告、影視劇集、商品包裝上的誘人美食影像是怎麼來的?《五星級廚餘》一書的作者 Anna Lee 是一位在好萊塢工作的食物造型師,她在書中分享通常在片場看到的食物因為受限場地與器具,有些看起來「好看」但卻不一定「好吃」,有些甚至能吃都不能吃,自己根本就是「食物造假師」。像是為了讓鬆餅上留下的糖漿不要浸濕表皮變得軟爛,在拍攝上會使用「噴在麂皮上的保養液」來達到「防水」的功用。

此外,有時為了拍攝效果需求與片場不確定的因素,而需要準備大量相同的食物當作「替身」,為了一個鏡頭準備 20 副鴨胸,以備不時之需、為了拍攝逼真的爆炸畫面,在數個三層蛋糕中埋設炸藥,也是司空見慣的場面。這些食物有的因為拍攝時毀損,有的因為在長時間拍攝下滋養無數細菌。在 Anna 的真實揭露下,也讓人在看到美味的食物攝影之下所付出的代價為何。

相機先食 or 美食先決? 3 個角度帶你重新審視我們與食物的永續關係圖片來源:博客來

在《五星級廚餘》書末,Anna 提出了關於這些「五星級廚餘」的解決辦法,她期望有朝一日自己能夠聯手各路食物造型師打造一間開放式的工作室,有專業的食物攝影棚與商業廚房,除了可以當作食物造型師們的備料場地外,也可以開班授課,將每週拍片剩餘的可用食材作為「清冰箱」慈善建教課程,幫助有酒精、藥物成癮的社會邊緣人習得一技之長重回社會,讓剩食變得更有意義。

 

如果看完本篇開始產生一點省思,滿推薦大家可以思考看看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的微小行動付諸改變,讓自己享用食物時更加知足珍惜,也讓食物的存在更加有意義。

 

主圖來源:Pexels @Helena Lopes

Copyright by Share99

免責聲明:本文為合作外稿授權《民視新聞網》原文轉載,如對內文有任何疑問請逕與原作單位確認。


更多新聞: 桃園區戶所打造夢幻結婚拍照背板 「芭比粉」結合喜宴湯圓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