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法屬太平洋領土新喀里多尼亞,日前因政治動亂而進入緊急狀態,也讓這個位在南回歸線附近的小島登上國際新聞版面。事實上,新喀里多尼亞是世界第三大鎳產地。但因無法與國際市場的低價賣家競爭,工廠2月就停工了,現在只勉強維持基本運轉,並設法找到新的投資方。一起來了解。
碧海藍天,重工業廠房矗立。看這規模就知道頗具重要性。這是位在法屬太平洋領地,新喀里多尼亞島北部的鎳工廠。但整個廠區顯得非常安靜,像停工的樣子。
北方省代表布提列:「沒錯這個產業現在很困難,因為鎳礦業有來自國際的危機,再加上當地剛發生過的示威,整體狀況很困難。」鎳主要用於製造不鏽鋼,電子零件和珠寶,也是電動車電池的關鍵成份。新喀里多尼亞是世界第三大鎳產地,僅次於印尼和菲律賓。可是,新喀里多尼亞的鎳產品,在國際市場不敵印尼的低價策略,北部這家鎳工廠2月就已大致停工了,只留下少數人維持廠房運作。5月中旬因憲法改革計畫而引發騒動2週,工廠也處於停滯狀態。現在雖然緊急狀態解除了,但工廠依舊無法恢復運轉。
北部鎳工廠副董事長羅席:「我們現在處於待命狀態,我們的目標是維持生產工具的良好運作,用最少的發電量讓熔爐運作。」新喀里多尼亞的鎳藏量占全球30%。島上27萬人中,20%~25%受僱於鎳的相關產業,對島上就業極為重要。目前,不同的鎳業公司各自獲得貨款,但因外在競爭激烈,再加上因政治不安,海上貨運成本大增等因素,新喀里多尼亞的鎳產業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