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失去聲音的人可能有機會重獲新"聲"。美國亞利桑納州的醫院,二月份罕見為一名因為咽喉癌失聲的患者,進行了聲帶移植手術,而如今這名患者說話已經可以被聽到。這是全美第三起,成功移植聲帶的案例,也為醫學進步寫下新篇章。一起來了解。
因為罹患咽喉癌,一度被斷定將永久失聲,但二月進行聲帶移植臨床試驗手術後,59歲的患者如今已經可以發聲說話,儘管聲音還有點沙啞。
接受聲帶移植者凱帝恩:「我想讓大家知道,聲帶成功移植是可行的,這是一個過程但是值得的,你現在可聽到我的聲音,但兩個月前我無法說話。」手術堪稱大成功,也改寫醫學新篇章;其實,聲帶移植極為罕見,全美迄今不過三個病例,而主因是聲帶並非攸關生存的主要器官,但主治醫師認為,對需要的人來說,能夠發聲,意義重大;而醫界也將進一步了解,如何造福喉嚨受傷、被切除,及不能呼吸、吞嚥或說話的人。
鳳凰城妙佑國際醫院頭頸手術主任洛特:「這種病患會變得很"避世",把自己孤立在世界的一角......,我的病人告訴我,"唉我也許還活著",可是這不是真正的活著啊"......。」簡單來說,聲帶移植是全喉移植,包括組織腺和血管等等,而移植後的聲音,並不會變成捐贈者的聲音,而是患者原有的聲音。
接受聲帶移植者凱帝恩:「手術後第一次我可以跟我82歲媽媽,講電話而她聽的到我。」
抱著小孫女,無比感激,患者也說,手術之後,聲音已從氣聲開始不斷增加,如今連續話一小時不成問題。儘管氣切固定還要配戴一陣子,但患者超開心,說自己的麻州波士頓腔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