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全球最大、面積近乎台灣南投縣大小的南極、冰山A23a,今年(2024年)1月開始向更溫暖的北邊漂移,但沒想到,3月迄今,A23a一直滯留在威爾德海,每天自己團團轉。專家說,大冰山其實卡到了「泰勒柱」,就是洋流遇到海底障礙物時、分裂成兩股水流,並在其間、形成貫穿水層的旋轉水柱。
時影像顯示,今年(2024年)3月22日起到8月1日,應該往北漂移的大冰山、A23a竟然一直待在原處,每天自己團團轉。
英國南極勘測海洋物理學家:「它被困在這種停滯的水柱中,我們稱之為『泰勒柱』,它在那裡緩緩地旋轉,每天以大約15度的速度移動,但我們真的不知道它會被困多久。」

1986年脫離南極海岸線,面積近4千平方公里,被命名為A23a的巨大冰山,就一直停滯在威德爾海的海底泥沼中,2020年、重新浮起開始緩慢移動,原預計將漂往更溫暖的北邊,但大冰山卻卡到「泰勒柱」,就是洋流遇到海底障礙物時、分裂成兩股水流,並在其間、形成貫穿水層的旋轉水柱,冰山只能跟著旋轉水流,慢慢地團團轉。至於轉到何時,目前不得而知。
英國南極勘測海洋物理學家:「我們懷疑未來50到100年內,產生這些大型冰山的數量會增加。」

專家擔心,隨著暖化加劇,像A23a的大型冰山會持續出現,而隨著冰山漂移、融化,恐怕也將衝擊海洋生態。
專家並誓言將緊盯A23a冰山動向,一路觀察,冰山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