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說到地球暖化對生態造成的威脅,通常我們想到的都是生物滅絕。但有一個比生物消失更嚴重的,就是樹。牠是許多動物築巢的地方,也在碳循環、水循環扮演重要的角色。據統計,全球192個國家,有38%的樹種瀕危,它們一旦消失,生態將失去平衡。
南美亞馬遜面積廣大,擁有全球最多樹種,被譽為地球之肺。
但這顆肺正在快速衰竭中。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負責人泰勒:「我們評估全球大部分樹種的狀態,大約有47000種物種,而當中3個就有一個或38%,有滅絕的威脅。」

談到生態危機的時候,樹木經常被忽略。
但它卻是生物多樣性的主要環節之一。
人類砍樹蓋房子、做紙筆家具等東西,動物以樹為家。
它是碳循環、水循環、和氮循環重要的一環。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負責人泰勒:「全球對樹木最大的威脅是,砍伐森林因農業失去腹地,包含種植農作物和放牧,入侵的物種也是一個主要威脅,而日益加劇的威脅是氣候變遷。」
全球瀕危樹種的數量,比瀕危鳥類、哺乳類、爬蟲類和兩棲類總和還要多。
有些樹種,全球只剩不到50株。
就連常見的樺木、梣樹都在快速消失中。

英國邱園樹集負責人馬丁:「我們的氣候正在快速變化,而樹木它們是生長速度很慢的生物,在急速改變的氣候形態下,它們確實在適應上面臨困難。」
專家表示,現在還有機會可以挽救,但必須盡快採取行動,確保這些瀕危樹種,可以繼續繁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