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部中心/鄭博暉、林俊明 台南市報導
台南佳里區栽種的牛蒡,受到之前颱風和低溫影響,不但產期延後一個半月,產量也驟減一半。目前進入採收階段,不過原本每根長約九十公分以上的牛蒡,今年只長到一半,雖然價格稍微上漲,但少了產量對農民來說,還是很慘。

香噴噴的炸物在油鍋中翻滾,讓不少客人聞香而來,道裹著細絲,外型像甜不辣的食物,在炸物菜單上,被寫成了鵝母,其實就是牛蒡。
台南佳里是牛蒡的產區,大型農機刨開農地,農民們忙著採收土裡的牛蒡。
目前正是牛蒡的採收期,不過因為去年秋季栽種接連遇到颱風,經過多次重種,今年二、三月又遇到低溫,牛蒡生長受阻,不但產季延後約一個半月,產量也減少五成。
佳里區農會蔬菜產銷八班班長黃榮昌表示:「損失了六、七成啦,像昨天五分地只採收了500公斤。」

牛蒡生長縮水,一根牛蒡採收長度能有六十公分就不錯,不過外銷規格要九十公分以上,農會也以加工方式,提高附加價值。
台南市佳里區農會總幹事楊豐賓強調:「本來大概將近90至100公分,現在只剩40到50公分,而且直徑漂亮的話大概要2公分,現在也只剩1公分,產量也減少了,一公頃大約減少到一噸左右,所以說農民呢這個牛蒡生產,真的不如預期。」
不管是牛蒡茶、牛蒡脆餅、牛蒡麵等相關產品,也受到許多民眾喜愛。至於每年會舉辦的牛蒡節活動,今年也延到六月七號才舉辦,希望做大內銷,彌補無法外銷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