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中心/黃鄒承恩報導
日本鹿兒島外海的吐噶喇群島(トカラ列島),近日出現異常地震活動,4天內地震次數突破300起,引發各界關注。由於正值網路熱議的「7月5日大災難預言」流傳之際,加上許多民眾想起2011年311大地震前也曾出現類似現象,讓這波震動被冠上「吐噶喇規律」,是否暗示新一波強震即將到來,再度成為社會焦點。

日本吐噶喇群島此次異常密集的群震,再度引發外界對「吐噶喇規律」的討論。根據《南日本新聞》報導,自6月21日清晨6時起至24日下午4時,當地已累計發生超過300起地震,僅單日最多就達75起以上,頻率之高引人關注。所謂「吐噶喇規律」是指日本歷年來多場強震爆發前,均曾觀察到該地區短時間內發生多起小規模地震的現象,例如2000年9月吐噶喇頻震後,隔月鳥取即發生規模7.3地震;2003年亦有類似情況,隨後爆發十勝沖7.1地震;而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前,吐噶喇地區曾在1至3月連續發生27次地震,最終引爆規模9.0的大規模地震,因此被部分人士視為強震前潛在警訊。

不過學界並不全然支持此說法,鹿兒島大學教授中尾茂認為,吐噶喇與熊本、東北等地震災區相隔甚遠,從地質結構來看無明顯聯繫。他強調,「雖然現象看似規律,實則難以證明其因果。」但他也提醒,日本位於全球最活躍地震帶,與其沉迷預測,不如落實日常防災準備。或許這波吐噶喇地區的震動未必預告災難,但對於警覺的再次提升,卻是一次重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