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于士宸報導
台北捷運開通至今已超過29年,經過多年的興建和規劃下,第一條木柵線於1996年3月28日正式開通,至今也有多年歷史,但近日有網友好奇,為什麼捷運座椅都硬梆梆的?相較於其他大眾運輸工具,坐起來不是非常舒適。像火車、高鐵、公車等等都是沙發座椅或是短絨毛座椅,比較起北捷採用玻璃纖維強化塑膠材質,舒適度大幅下降,究竟是為何?專家也揭出「這1原因」才讓真相大白。
捷運三鶯線即將在2026預計通車,其中有網友發現內部座椅設計和現在的捷運沒有太大的不同,引發他的好奇。近日也有網友在匿名論壇《Dcard》以「捷運座椅是故意設計的很難坐嗎?」為題發文,表示常在淡水跟中正紀念堂之間通勤,對於捷運座椅的舒適度備感疑惑,他認為座椅又硬又滑,且毫無人體工學設計,更是沒有能靠頭稱手的地方,讓長時間通勤的他備感困擾,同時也好奇座椅的設計究竟有何蹊蹺。
貼文一出引發網友討論,近日,台北捷運局也在臉書發表互動文章讓民眾猜測為何座椅設計要選用很硬的材質?最後台北捷運公布答案是因為必須為了乘客的安全考量,採用玻璃纖維強化塑膠材質,達到防水、防火、防髒污等效果,而非網友討論的防止旅客睡過站的原因。此一消息曝光後,讓許多民眾大讚,原來是基於安全考量,往後乘車時也能較安心了。
新北捷運近日也在臉書聲明,列車座椅採用FRP(玻璃纖維強化塑膠)除了是符合規範的防火材質,也依據國際鐵路聯盟頒布的標準,經過了模擬成人體重約100公斤壓力的強度測試,所以列車座椅雖然不柔軟,但非常堅固安全,都是為了給乘車民眾最安全的搭乘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