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
台灣長年對醫學生數量採「總額控管」政策,約以1,300名員額為準;但近日傳出,教育部有意鬆動標準,擬將清華、中興、中山等3校的「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為自費一般生,招生名額更由23名增加至35名,加上國防醫學院招生數,並不計入總額管制,因此醫學生供給數恐達1,600人。對此,教育部在28日澄清,「沒有放寬」,並在今(30)日公布與衛福部討論後達成的2項結論。
對於各界擔憂醫學生人數暴增,教育部日前強調,醫學系招生總量自1998年起,即依法管制、至今未曾放寬、未曾擴招,更無所謂「繞道招生」之情事。
教育部也指出,外界將國防醫學院、或境外醫學生人數混為一談,屬於「錯誤理解」,「因為國防醫學院是根據軍事教育條例設立,自有其軍事教育、國防政策之考量及任務」,教育部重申,該校招生名額一向非由教育部核定,「不納入教育部招生總量範圍」。
至於國立清華大學、中山大學、中興大學,則是配合衛福部的「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提出申設「學士後醫學系」,並採公費生方式辦理,並採公費生方式辦理。而根據2021年申設審查會議的決議,公費計畫結束後,可於「醫學系招生名額總量內」調整;復經衛福部同意,正式核予公費生招生名額後,便從111學年度開始招生。
教育部與衛福部今日針對「醫學系招生名額總量」一事進行討論,並達成2項結論:一、招生總名額1,300名將維持現況不變;二、醫學系招生名額需經過「醫學教育會」,以及全國醫學院的校長開會討論,並達到共識後,才能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