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時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體異味大公開

  • 發佈時間:2025/07/03 10:33更新時間:2025/07/03 10:33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通勤時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體異味大公開
示意圖/ChatGPT

圖、文/網路溫度計

有味道不一定髒 但可能生病!

你身上有味道嗎?雖然沒人會當面說,但是那一陣陣飄來的「尷尬氣息」,可是讓人社交翻車的隱形殺手!從口臭、腳臭到私密處異味,這些氣味不只讓人聞風色變,有些還可能是身體在發出警訊。《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整理出「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體異味聲量排行」,並邀請專家破解常見臭味的成因與背後健康風險,更提供實用除臭解方,讓你從源頭改善、脫離「臭名昭彰」行列!排名出爐,一起來看誰才是讓網友最難啟齒的「味王」,還有什麼方法能拯救你的人際關係!

更多新聞: 國道3號凌晨「4車連環車禍」! 1女飛車外亡、5人輕重傷

No.10 鼻腔異味

聞到怪味,結果竟是從自己鼻子裡飄出來的!鼻腔異味雖然不常被提起,但其實不少人默默有這個困擾,像是鼻涕發炎、鼻竇問題或長期鼻塞,都可能讓異味悶在鼻腔裡久久不散。今年3月,南投還發生一起案例,一名男童連續一週流黃鼻涕、伴隨惡臭,結果就醫後才發現鼻腔內竟然卡著一顆大蒜,讓醫師和家長都大吃一驚。這也提醒大家,鼻腔異味有時不只是「氣味問題」,背後還可能藏有意想不到的真相。

有時候,那股說不上來的怪味甚至只有自己聞得到,也可能讓人整天心神不寧,嚴重時還會影響食慾與情緒。如果排除環境因素仍持續有異味感,真的不能大意。衛福部南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以臨床經驗舉例,一名55歲婦人長期鼻塞、聞到腐臭味,結果竟罹患俗稱「鼻子生菇」的黴菌性鼻竇炎。他提醒,黴菌性鼻竇炎的症狀變化大,從單側鼻塞、濃臭鼻涕、鼻涕倒流,到顏面腫脹、視力異常都有可能出現。若發現相關症狀,務必及早就醫檢查,千萬別拖延,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民眾若有疑慮,可至耳鼻喉科門診進行檢查與評估。

No.9 汗臭


 通勤時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體異味大公開
示意圖/ChatGPT


炎炎夏日最怕什麼?不是熱,是「飄出汗臭味」!汗臭雖然是常見的體味之一,但當悶熱的腋下、背部、胸口被汗水包圍,再經皮膚細菌分解,就可能釋出讓人皺眉的味道,簡直是夏季社交雷區。不少網友也常在社群哀號「才剛走出家門沒多久就流一身汗,擔心身上有汗臭味」、「搭捷運最怕旁邊有人汗味重到刺鼻」,顯示汗臭已成為夏季最有感的個人困擾之一。

對此,北醫新國民醫院腎臟內科、一般內科鄒居霖主任指出,汗水本身其實是沒有味道的,但若汗味變得濃烈,有可能是體內排毒代謝出現異常的警訊。他說,汗液的成分與尿液相似,也具有排毒功能,當身體代謝異常,會讓汗液中夾帶更多揮發性有機物質(VOCs),例如肝、腎、肺等器官出問題時,就可能從汗味「洩漏」出來。

舉例來說,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良,可能出現水果般的甜味體味;腎功能異常則可能導致汗中帶有阿摩尼亞氣味,聞起來像尿騷味或腐臭味;甚至肺癌、某些罕見代謝疾病(如苯丙酮尿症)也可能透過汗液釋放出特殊異味。他提醒,若汗味突然改變,持續出現異常氣味,最好及早就醫檢查,釐清背後是否有潛在健康問題。

No.8 私密處異味

這類異味常讓人羞於啟齒,但其實也是身體健康的一種指標!在Dcard等平台上,也常有女性網友匿名發問私密處異味的困擾,卻因害羞而不知如何處理。無論男女,只要清潔不到位或身體狀態改變(像是感染、荷爾蒙變化等),就可能出現「悶臭」警訊,讓人備感尷尬。尤其女性因為生理結構與荷爾蒙波動,出現異味的機率相對較高。

萬芳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王樂明表示,若陰道內環境失衡、益生菌數量下降,壞菌增多、pH值上升時,常見會出現異味、搔癢、紅腫或分泌物改變等症狀。在門診中,從年輕女孩到熟齡女性,都常因「私密處有異味」、「搔癢」而困擾,卻又不好意思開口。他也提醒,女性私密處感染常見原因包括:

1.過度清潔導致保護黏液流失。

2.清潔不足易孳生細菌。

3.經期衛生棉未定時更換

4.免疫力低下、作息混亂

5.油膩飲食、水分攝取不足。

6.性行為感染

王樂明醫師提醒,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清潔方式,也要維持作息與飲食平衡,才能守住健康與自信。

No.7 頭臭


 通勤時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體異味大公開
示意圖/ChatGPT


別以為只有腳會臭,頭皮出油、洗髮不夠勤也是會飄出「頭皮味」的!尤其長頭髮或戴帽子一整天,悶熱加上汗水,味道更明顯。不少網友抱怨:「坐捷運最怕旁邊有人一甩頭髮就來一波氣味攻擊。」這類「頭臭危機」不只影響他人,其實也可能反映你自己的清潔盲點。

很多人明明天天洗頭,頭髮卻還是容易出油、有味道。皮膚科醫師柯博桓說明原因,問題往往出在生活中那些「長期使用卻沒定期清潔」的貼身物品!像是安全帽內襯、帽子、枕頭與枕頭套、毛巾、甚至梳子,這些物品若沒定期清洗或更換,就會累積大量油脂、汗水與細菌,反覆接觸頭皮,導致出油、異味、頭皮屑甚至長痘痘。他建議更換及清潔的頻率如下:

安全帽內襯與帽子:至少每3個月清洗一次,1年更換一次。

枕頭與枕頭套:枕頭套每週換洗,枕頭1至2年更換一次。

毛巾與浴巾:毛巾3天換一次,浴巾每週更換,並保持通風乾燥。

梳子:建議每1~2週清洗一次,夏季或流汗多者應更頻繁。

此外,不正確的洗頭方式也是讓頭皮越洗越油的關鍵原因之一!建議使用適合頭皮類型的洗髮產品,用指腹按摩、徹底沖洗乾淨,避免過度刺激頭皮;別讓壞習慣養壞你的頭皮健康,也默默把你推進「氣味雷區」。

No.6 衣服異味

即使本人乾乾淨淨,穿過的衣服也可能「洩漏祕密」。沒曬乾的潮濕味、堆放太久的霉味,甚至汗水與香水混合產生的奇妙化學變化,都可能讓衣服變成氣味黑洞,不知不覺成為他人鼻子的「焦點」。有網友形容,香水味雖然濃,但與汗味混合後,聞起來就像是在車廂裡的密室香毒,令人避之唯恐不及。在PTT上也有網友發問「衣服陰乾後總有一股臭味,該怎麼辦?」

衣物氣味反映的不只是清潔程度,更是生活習慣的縮影。家事達人陳映如指出,不少人挑選洗衣精首重「香味」,甚至覺得「越香越好」。但其實真的洗乾淨的衣物,應該是沒什麼味道的。她提醒,香味並不等於潔淨,反而可能因過度使用含香精或定香劑產品,對身體造成負擔;有些定香成分甚至被歸類為環境荷爾蒙,長期接觸可能擾亂生殖系統。她建議,與其用香味掩蓋,不如從源頭解決衣物的異味問題,例如:

1.衣服不要久放才洗,如無法立刻洗,可在髒衣籃撒些小蘇打粉除臭。

2.洗前可先用過碳酸鈉浸泡消毒。

3.若想保有天然香味,可嘗試在洗衣時加一點茶樹精油,或將柑橘皮放入洗衣袋烘乾衣物,帶出微微清香。

No.5 屁味


 通勤時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體異味大公開
示意圖/ChatGPT


雖然放屁是人體正常代謝,但放屁若過於頻繁或氣味強烈,真的很容易變成社交地雷。特別是在電梯、密閉空間裡默默來一下,不管誰放的,大家都只能面面相覷、心照不宣。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說明,放屁的氣味不只是生活插曲,有時也能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從不同氣味能看出體內是否有潛在問題:

硫磺味(臭雞蛋味):可能與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腸躁症或胃食道逆流有關。

腐臭味:常見於蛋白質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潰瘍等。

酸臭味:可能與乳糖不耐、麩質不耐症或腸躁症有關。

甜味或果香味:需警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特別是控制不佳者。

金屬味或化學味:可能暗示肝功能異常或肝硬化。

氨味:與腎功能障礙、尿毒症相關。

魚腥味:罕見的遺傳代謝疾病「三甲胺尿症」的典型表現。

若氣味持續異常強烈,建議就醫檢查,以免忽視潛在的健康警訊。

No.4 口臭


 通勤時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體異味大公開
示意圖/ChatGPT


口臭不只是尷尬,還是隱形形象殺手,它也可能是身體健康狀況的警訊!像是胃食道逆流、糖尿病或肝臟代謝異常等,早上起床後、熬夜隔天特別明顯,更是許多人共同的困擾。黃軒醫師指出,不同的口臭味道,其實對應著不同潛在問題:

硫磺味:常見於口腔衛生不佳、牙齦炎或牙周病,與細菌分解食物殘渣有關。

酸臭味: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的徵兆,胃酸上來時會讓口腔產生酸味。

苦澀味:若伴隨黃疸或肝功能異常,可能與慢性肝病相關。

甜味或腐爛水果味:這種異常的甜味或類似腐爛水果的口氣,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徵兆。當體內血糖過高且胰島素不足時,會開始分解脂肪並產生酮體,這些酮體經由呼吸排出,進而產生特殊氣味。

魚腥味:可能是罕見的三甲胺尿症(魚腥症候群),為代謝異常所致。

黃軒醫師提醒,口臭不單是清潔問題,很多時候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若氣味持續異常,或伴隨胃痛、口乾、疲倦等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找出根本原因,別讓口氣成為影響健康與人際的無聲殺手。

No.3 加齡臭


 通勤時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體異味大公開
示意圖/ChatGPT


所謂的「加齡臭」,是許多人到了中年後才驚覺的「體味變化」,也常被稱為老人味、中年脂臭。這種味道來自皮脂分泌與代謝異常所產生的特有氣味,特別容易集中在脖子、背部、耳後等皮脂腺較發達的部位。這股氣味不像汗臭那樣刺鼻,卻有種淡淡的油耗味或舊布料氣息,常在電梯、車廂等密閉空間中被放大,讓人聞過就記得。網路上不少人也為此煩惱,Threads有網友發問「有人知道老人味怎麼消除嗎?」臉書社團也曾出現媳婦無奈求助「公婆的老人味很嚴重,該怎麼辦?」

鄒居霖醫師指出,加齡臭主要源自一種名為「2-壬烯醛(2-nonenal)」的化合物,是人體脂肪酸氧化後的產物。這種氣味在年輕人幾乎測不到,約從40歲開始,隨著皮膚抗氧化能力下降、荷爾蒙變化、皮脂腺代謝改變等因素,逐漸累積並釋出,形成特有的中年氣味。他也提到,皮膚表層的菌種平衡(菌相)也會影響體味,當好菌減少、壞菌占上風,會加劇皮脂氧化、產生更多異味。此外,女性因為荷爾蒙變化,停經後也可能出現相似的味道變化。

想改善加齡臭,除了保持清潔,更重要的是避免過度清洗導致皮膚乾燥、pH失衡。平時應加強保濕,維持皮膚屏障,飲食上也建議「低脂、高纖、多抗氧化」原則,攝取富含維生素C、E、多酚等食物,幫助減緩脂肪氧化。他也提醒,若伴隨有異常體味、肝腎功能異常或皮膚出現其他變化,應儘早就醫排查是否有代謝或內分泌問題。

No.2 腳臭


 通勤時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體異味大公開
示意圖/pixabay


進門脫鞋後,空氣突然安靜了…腳臭幾乎是無人不知的尷尬來源,尤其是在密閉、不透氣的鞋子裡悶了一整天,加上汗水與細菌堆積,味道往往「殺傷力十足」。這樣的情境也讓不少人困擾不已,有網友在Threads無奈發問「同事腳很臭,該怎麼跟他說才不傷感情?」足見腳臭不僅是個人衛生問題,也可能在日常社交中引發壓力與尷尬。

對此,食藥署也曾提醒,腳臭不只是衛生問題,有時也是香港腳(足癬)等皮膚病的前兆。患者常會出現腳癢、腳臭,甚至滲液等狀況,讓人在人前連脫襪子都覺得壓力山大。預防腳臭與香港腳,日常保養很重要,建議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出門前:穿上排汗透氣的襪子,每天輪替不同雙鞋,避免潮濕悶熱環境。

回家後:鞋子可塞報紙幫助吸濕,洗完澡後腳部要徹底擦乾(尤其趾縫)。

平常保養:睡眠充足、均衡飲食,強化免疫力,減少真菌感染機率。

上班上課族群:可自備拖鞋與替換襪子,讓腳有機會透氣。

遇到下雨天:濕掉的襪子務必吹乾再穿,濕鞋也要完全烘乾或晾乾,避免細菌滋生。

若發現腳部有持續異常氣味、搔癢或脫皮,別再「硬撐」,應儘早就醫確認,才不會讓小毛病變成大困擾。

No.1 狐臭


 通勤時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體異味大公開
示意圖/ChatGPT


這次調查區間,最令網友尷尬異味冠軍的就是「狐臭」,這類味道通常濃烈、具辨識度,即使噴香水也很難完全蓋住。很多人因為體質或遺傳問題無法避免,也因此成為聲量最高、討論度最熱的異味類型。

去年9月,中國山東發生一起引發熱議的事件。一名準新娘在婚紗店試穿禮服時,竟被店家以「衣服上有狐臭味」為由,要求支付20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9043元)的賠償金,讓她氣得在網上發文公審。此事也意外引起台灣網友熱議,紛紛討論「狐臭很難遮掩」、「體味竟然會變成被收費的理由」等敏感又真實的問題,也有網友力挺店家,認同狐臭味很難洗掉。

狐臭本身並非疾病,是一種特殊的體味。萬芳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陳杰峰說明,狐臭的來源是皮膚上的頂漿腺(Apocrine Gland),這些腺體分布在腋下、乳頭、肛門、外陰等部位,分泌的物質經細菌分解後產生特殊氣味。與此同時,汗腺分泌出的汗液也會助長氣味擴散。由於夏季出汗量多、穿著輕薄,這類氣味更容易散播,對社交關係影響明顯,根據統計,甚至有約 15%患者因狐臭影響婚姻與心理健康。

臨床上,治療方式從日常使用止汗劑、剃除腋毛、控制局部濕度,到物理性電燒除臭、雷射等療法都有。但這些方式多為暫時改善,若希望根除,仍需考慮外科手術。他也提醒,若狐臭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自信,務必尋求專業醫師診斷,評估適合的治療選項,早點處理、早點解脫。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4年6月16日至2025年6月15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係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為語意分析之工具,每月處理15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數據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Threads、TikTok、Instagram、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本調查針對討論主題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次主題分析與排序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

〖網路溫度計DailyView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通勤時的狐臭、汗臭...2025十大令人尷尬的身體異味大公開


看更多網路溫度計文章
夏天涼感、防曬怎麼挑?2025上班族必備十大消暑神器一次看
高蛋白、生酮飲食、211餐盤有效嗎?2025十大減重飲食法 助你成功瘦身!
夏天蚊子暴增?牠最愛的10個藏身地 第三名最容易被忽略
10大平價墨鏡品牌人氣揭曉 好看百搭日常必備
頻尿、燥熱、情緒不穩...男女十大更年期身體症狀與解方一次看

更多新聞: 載乘客跳傘「飛機卻衝出跑道」釀15傷!2年前就發生類似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