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郭嘉柔報導
日本漫畫《我看見的未來 完全版》是竜樹諒(たつき諒)的著作,內容提及今(2025)年7月5日,日本和菲律賓之間的海域將發生火山爆發,引發地震與高達百米的巨浪海嘯,不僅日本、菲律賓受到影響,台灣、香港等地也會被嚴重波及。近期,日本鹿兒島縣的吐噶喇群島頻繁發生地震,還在昨(3)日出現規模5.5,震度達6弱的地震,引發許多人擔憂。對此,有日本學者出面說明地震原因,以及與南海海槽的關聯性。

日本鹿兒島縣的吐噶喇群島,從6月21日開始至今已發生千起地震,昨(3)日下午4點左右鹿兒島十島村的惡石島又出現規模5.5,震度達6弱的地震,雖然對當地並無造成嚴重損失,但居民已經為此感到身心俱疲,十島村村長久保源一郎,隨後宣布疏散計畫,想避難的民眾可以搭渡輪,前往鹿兒島市。針對吐噶喇群島地震頻繁發生,根據日本媒體《abcニュース》報導指出,從6月21日至7月3日下午4點間,吐噶喇列島附近地區已記錄到1029次震度1以上的地震。日本氣象廳召開緊急記者會,指出此次群發性地震的次數是自1995年以來最多,其中震度4有24次、震度5弱有3次,昨日則是觀測到6弱的地震。

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附屬地震災害研究中心的西村卓也教授,提到吐噶喇群島的地震屬於「群發型」,亦指「沒有極強震動,但短時間內地震頻繁發生。」。西村教授直言,雖然從6月21日以來的地震規模還不足以引發海嘯,但若發生接近芮氏規模7的地震,就不排除誘發海嘯的可能性。西村教授認為,吐噶喇列島的地震與岩漿活動有關,甚至有火山噴發的可能性。至於地震與南海海槽的關聯性,西村教授則說「吐噶喇列島的地震並不發生在板塊交界處,而是板塊內部的地震,因此與南海海槽的地震機制不同。而且吐噶喇列島與南海海槽之間距離甚遠,也無法造成影響。」。

由於網路上瘋傳7月5日會發生大地震誘發海嘯,再加上吐噶喇群島地震發生次數過於頻繁,不免讓人產生聯想。對此,西村教授同樣否定了兩者的相關性,他也解釋「漫畫所說的地點其實距離板塊交界處甚遠,不太可能發生地震。」。西村教授強調,即使是地震專家也無法預知地震,謠言之所以傳播是因為它們「無法被完全否認」,但在做出判斷時,依據科學資訊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