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楊佩怡報導
台灣夜市沒落了嗎?夜市曾被認為是平民小吃集合地,不過隨著物價飆漲,原本平價的美食,瞬間變得買不下手,且因百貨公司越蓋越多,不少人為了選擇在舒適的環境用餐,便會放棄夜市選擇。就有網友在社群上發起討論,他列出自身「1經驗」,便立刻吸引大批網友熱議。

近日有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好奇詢問:「台灣人是否變得不愛吃夜市了?」,他續指在結婚之前,每週至少去一次;但現在,兩個月去一次夜市就算多,「年輕人好像也不愛揪夜市了?」。貼文曝光後,立刻吸引破萬人次朝聖,有些網友認為價格變貴了,CP值降低,「太貴阿,像是蚵仔煎食材成份那麽便宜的東西都漲到80、90了」、「因為cp值變低了」、「平價小吃變貴了就不會想去吃了」、「夜市價格跟餐廳一樣啊」、「因為變得很難吃又貴啊」、「什麼都貴,走進去沒花1000出不來」。

還有些網友指出環境、衛生條件不佳,「有些衛生條件真的不行,百姓在疫情後衛生觀念多少都有改變」、「天氣熱,食物容易變質,已經多次吃到發酸的滷味」、「又熱又臭又沒廁所,走著吃也不方便,室內又都很髒,應該有10年沒踏進夜市了」、「熱得要死停車費還超貴」、「熱,座位窄到不行,地上垃圾一堆」。更有網友表示夜市的食物沒有創意、一成不變,「夜市變得沒創意了」、「怎麼繞都是自己吃過的」、「常常去也無聊,沒什麼新東西」、「全都一樣的攤位」、「吃來吃去就那幾樣」。

事實上,財經網紅游庭皓曾分析指出,近年全台消費型態大幅改變,從室外轉往室內消費;根據購物中心情報站整理,2025年全台預估仍有12間大型商場將運營,2026年更是高達數十家。消費型態改變了消費地點,街頭逛街、逛夜市的人口越來越少,因為商場不只能夠躲太陽、躲雨,還可以遛小孩,停車也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