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郭嘉柔報導
今(2025)年第4號颱風「丹娜絲」在昨(6)日深夜登陸嘉義,少了中央山脈的阻隔,南部地區被強風豪雨橫掃,今(7)日清晨丹娜絲從桃園、新竹交界出海,目前以每小時12轉7公里速度,向北北東轉西北進行。回顧今年颱風生成情形,第1號颱風「蝴蝶」在6月11日生成,是9年以來第一次延遲至6月,但不到1個月的時間就有4個颱風,可能和「季風環流圈」有密切關係,且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熱帶擾動出現。

根據《日本氣象協會tenki.jp》報導,今(2025)年6月11日才出現今年第1號颱風「蝴蝶」,成為統計以來第5晚的紀錄,但在這不到1個月的時間內就有4個颱風陸續生成。翻開往年資料來看,截至7月上旬大約會有5個颱風生成,目前的數量幾乎已追上平均水平。第3號颱風「木恩」與第4號颱風「丹娜絲」正在活動中,雖然對日本列島沒有直接影響,但在關東與東北等太平洋沿岸,仍有可能出現長浪,預計丹娜絲會轉往偏西方向前進,並觸碰到中國陸地後,減弱成熱帶低氣壓。

報導內容指出,日本南方海域西南季風與太平洋高壓邊緣的東風交會,形成一個大的低壓區,這稱為「季風槽」;而在這個低壓區內,會出現逆時針方向的風場環流,稱為「季風環流圈」。在季風環流圈之中,較小規模的渦旋容易生成,尤其是其東側,更容易生成颱風。雖然丹娜絲對日本沒有影響,但在其東側從沖繩南方延伸至日本南部的區域,預估將形成一個大範圍的低壓環流,多個海外氣象模式也都有相似的預測趨勢,因此可以認定該區域處於典型的「季風環流圈」狀態,未來在這片南方海域,有更高的機率出現熱帶擾動,需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