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8日在Truth Social發文,強調他所訂下的「解放日」(Liberation Day)關稅期限將在8月1日準時生效,不會給任何延後空間。川普寫道「這個日期將不會有任何變動」,並強調從8月1日起,所有稅率正式生效。而這已經是川普第28次在關稅政策上出現立場轉變。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8日在Truth Social發文,強調他所訂下的「解放日」(Liberation Day)關稅期限將在8月1日準時生效,不會給任何延後空間。川普寫道「這個日期將不會有任何變動」,並強調從8月1日起,所有稅率正式生效。而這已經是川普第28次在關稅政策上出現立場轉變。
根據《富比士》報導,自川普在2月7日首度公開提出「對等關稅」概念後,他的關稅策略就頻繁變動。他當時聲稱美國應該與他國徵稅標準對等,並強調「不想要多,也不想要少」。後續川普於2月13日簽署備忘錄,啟動對外國貿易夥伴課稅的計算機制,包含關稅、增值稅與非關稅障礙。
但這套原則很快就遭推翻。4月2日「解放日」當天,川普雖宣布對全球徵收10%至50%的關稅,但計算方式卻與原先承諾不同(立場改變第1次)。
兩日後,川普又宣布豁免銅、藥品、半導體等品項(立場改變第2次),同場他更聲稱不會採「完全對等」,僅徵對方稅率的一半左右(立場改變第3次)。
同一時間,白宮高層對談判是否可能出現嚴重分歧。4月3日下午,川普的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稱關稅政策「不是談判」,但不到一小時後,川普本人卻對媒體說他願意談,只要對方「給我們好東西」(立場改變第4次)。4月4日一早,川普又改口稱政策「永遠不會改變」(立場改變第5次)。
4月9日,川普在關稅正式實施後數小時,突然宣布對大部分國家的高關稅暫緩90天,僅維持10%基本稅率(立場改變第6次),之後對媒體說這決定「大概是今天早上剛成形」(立場改變第7次)。這與他當天稍早堅稱政策不會變的說法相互矛盾。
接下來數週,川普多次在言談中出現前後不一的表態,4月11日,美國海關宣布智慧型手機等電子產品免除關稅(立場改變第8次),不久後,川普否認豁免說法,稱僅是更動分類(第9次)。
4月22日,川普表示將下調對中國徵收的145%高額關稅(第10次),推翻先前「非常自在」的說法。4月29日,他簽署命令,讓汽車與零組件業者免除原本的25%鋼鋁關稅(第11次)
5月6日,川普告訴記者外界不應預期自己會與所有國家簽協議(立場改變第12次),但不久後白宮又釋出週末將與中方談判的消息,而川普再度否認是他主動提議(立場改變第13次)。
5月9日,川普在Truth Social上稱對中國徵收80%關稅「看起來合理」(第14次),但隔日又降低為30%(第15次);5月16日聲稱要重新實施新關稅(第16次),但財長貝森特18日又指僅對「不誠意談判」的國家恢復原稅(第17次)。
5月23日,川普先後威脅對iPhone課25%關稅(第18次),又宣布6月1日將對歐盟商品徵50%關稅(第19次),但貝森特同日透露「不會立刻全部完成」(第20次)。25日,川普延後對歐盟稅率生效日期至7月9日(第21次);30日,他又宣布鋼鐵關稅將從25%飆升至50%,並於6月4日實施(第22次)。
即使到了6月,川普仍不斷調整時程與政策內容。6月11日,貝森特在國會表示有可能延長關稅暫停期限,但川普當天說他「不排除延長的可能性」(立場改變第23次)。6月30日,白宮官員警告若談判破裂,將恢復原先的4月2日稅率。隨後川普又表示,他可以「延長也可以縮短」稅率期限。
7月2日,他與越南簽下貿易協議,將該國商品關稅定為20%,而實為中國製的轉口品則徵40%。7月3日,川普預告將寄發新稅率通知信,表示有些稅率會高達60%、70%(遠高於「解放日」宣告的50%上限)(立場改變第24次),但7月6日卻又延後發信時程(立場改變第25次),並威脅針對與金磚國家結盟的國家加徵額外10%關稅(立場改變第26次)。
到了7月7日,川普正式宣布將「解放日」延後至8月1日,並向14國寄發通知,如未完成協議,將實施新稅率(立場改變第27次)。但他當天仍對媒體表示「不排除再次延期」。
然而僅隔一天,他又在Truth Social明確寫下「這個日期將不會有任何變動」,成為此系列政策上的第28次立場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