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殺手:全台10%人口恐罹患慢阻肺! 3招預防教你辨識COPD與氣喘

  • 發佈時間:2025/07/10 08:24更新時間:2025/07/10 08:54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肺部殺手:全台10%人口恐罹患慢阻肺! 3招預防教你辨識COPD與氣喘

四季線上/黃睿筌報導

根據統計,台灣每40歲以上每10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但確實常被民眾誤認為是一般的慢性咳嗽或氣喘,而遭到忽略,對此,《醫學大聯盟》內科醫師傅裕翔語重心長表示,COPD與氣喘雖同為肺部疾病,但實際上完全不同,呼籲民眾提高警覺,及早認識並介入!

肺部殺手:全台10%人口恐罹患慢阻肺! 3招預防教你辨識COPD與氣喘

傅裕翔表示,氣喘是一種急性支氣管的收縮,這是「可逆的」,收縮後會再張開;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卻是不可逆的,對肺部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傅裕翔舉例,如肺氣腫,肺泡可能擴大並失去彈性變得像氣泡衣樣,無法順利呼吸、無法一脹一縮的將空氣排出,或是患者的支氣管已經張大,而難順利收縮,這些病理變化,都是導致COPD患者呼吸困難、活動能力下降的主因。

肺部殺手:全台10%人口恐罹患慢阻肺! 3招預防教你辨識COPD與氣喘

傅裕翔直言,導致COPD有不少原因,但最主要的因素仍為吸菸,並進一步指出其他高風險因素: 

1.「吸菸」:吸菸是目前COPD最主要的因素,無論是一手菸、二手菸都包含在內。

2.「長期吸入粉塵或空氣微粒」:某些特定職業是COPD的高風險族群,例如成衣廠工作的工人、長期教書吸入粉筆灰的老師、廚師或從事燒烤業的人也都會常常接觸到油煙與粉塵,這些長期吸入空氣微粒的行為,都會在肺部再成不可以逆的傷害。

3.「空汙與環境因素」:日常生活中的空氣汙染,如PM2.5過高也都會是潛在的危險因子,當環境PM2.5過高時,應避免外出,平時也應盡量長時間待在高粉塵的環境中,例如廚房;另外,適度配戴N95口罩也是保護自己的好方式。

此外,傅裕翔說明,確診COPD需要進行專業的肺功能測驗,通常為協同胸腔科醫師,患者會坐在一個密閉的空艙裡面,吸氣後用力吐出,藉由這個方式,醫師可以評估患者是否能快速將肺部的空氣擠出,或是出現吐氣時力不從心、氣流緩慢,通過空氣流速,醫師就能診斷是氣喘的窄縮型狀況、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部殺手:全台10%人口恐罹患慢阻肺! 3招預防教你辨識COPD與氣喘

面對COPD的威脅,傅裕翔提供3項重要的自我預防、保護措施:

1.「戒菸」:戒菸是保護肺部、預防COPD最重要且最強大的方式,沒有任何方法比戒菸更能有效保護肺部。

2.「定時接種疫苗」:定期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對身體健康有長遠的好處,有助於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風險,進而減少對肺部的潛在傷害。

3.「規律運動」:規律的運動也是保護身體健康、強化肺功能的重要一環,提升心肺功能,對於維持肺部健康扮演著重要角色。

肺部殺手:全台10%人口恐罹患慢阻肺! 3招預防教你辨識COPD與氣喘

📝【更多新聞】👉便祕恐影響孩童發育?盛行率32% 醫曝3大原因與危害!
📺【FastTV飛速看】👉734 《醫學大聯盟》
▶️【好推薦】👉吳東諺站太久腰喀喀響!呂文婉驚覺老花報到 宋哥熬夜追劇出車禍驚醒

【原文出處】肺部殺手:全台10%人口恐罹患慢阻肺! 3招預防教你辨識COPD與氣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