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鍾昀軒報導
高雄一名男子日前購買一盒芥末章魚,吃了一口竟發現盒內的章魚和「藍環章魚」相似,緊急催吐處理並掛急診。急診醫生向他說明,藍環章魚的毒素目前沒有解藥,只能靠人體自行代謝。而男子也透露自己吃完章魚後的症狀,「大概就是下嘴唇微微很些微的發麻吧!」事後,男子致電販賣芥末章魚的店家,店家回應其供貨商提供的資料以及檢測報告都符合台灣食安法規。貼文曝光後,瞬間引發討論。

一名網友在臉書「爆廢公社公開版」發文,表示自己買了一盒芥末章魚,但吃了幾口後卻發現章魚腳很像新聞會出現的「藍環章魚」。發現事情不對勁後,立即催吐並跑去醫院看診,但急診醫生卻告訴他目前沒有藍環章魚毒素的解藥,只能靠人體自行代謝。並建議他留意自身狀況,若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應立即回診,「硬要回憶昨晚症狀的話大概就是下嘴唇微微很些微的發麻吧(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引起的還是太緊張引起的)!嚇都嚇死了。」。

事實上,藍環章魚(Blue-ringed octopus)雖體型嬌小,平均不到12.7公分,卻擁有比眼鏡蛇更強的神經毒素,其毒性足以在短短兩至三分鐘內致命,最高可致26名成年人喪命。牠主要棲息於太平洋西岸珊瑚礁區域,擅長偽裝,僅在感受到威脅時才會顯現鮮明藍色圓環花紋。根據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指出,藍環章魚的螫咬會導致神經訊號阻斷,引發肌肉麻痺、呼吸停止等嚴重症狀,並可能出現噁心、感官與運動能力喪失等反應。儘管目前尚無特效解毒血清,但若能及時送醫,仍有機會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