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晶華集團官網近日悄悄公告,與御盟集團的合作已完成階段性任務,等同宣告今年引爆的「高雄晶英行館」合約爭議已解除。御盟總裁邵永添接受CTWANT獨家專訪自曝,高雄晶英開幕至今8年,「每一年都賠1億多」,如今從「本土牌」換「國際牌」,他信心滿滿,「等著看,3年我絕對做到平均房價1.2萬!」
晶華集團官網近日悄悄公告,與御盟集團的合作已完成階段性任務,等同宣告今年引爆的「高雄晶英行館」合約爭議已解除。御盟總裁邵永添接受CTWANT獨家專訪自曝,高雄晶英開幕至今8年,「每一年都賠1億多」,如今從「本土牌」換「國際牌」,他信心滿滿,「等著看,3年我絕對做到平均房價1.2萬!」
點進晶華集團旗下「晶英國際行館」,官網跳出一紙公告,說明晶華與該酒店業主御盟集團已完成為期8年的品牌授權合作,原合約2025年7月31日告一段落,後續將更名為「然一酒店」,成為萬豪集團旗下成員繼續對外營業,並感謝御盟對於晶英行館的投入與付出。
這起公文未在媒體上大肆發布,選擇低調公開,顯然這起被外界形容為飯店界「世紀分手」的合約爭議,已達成共識。與晶華簽訂的高雄晶英行館品牌加盟合約,御盟去年底發函履約到今年7月底,接著4月中,高雄晶英行館發官宣8月1日將加盟萬豪、更名「然一酒店」,此舉讓晶華錯愕,董座潘思亮在6月股東會後強調,彼此還在合約階段,並發文給萬豪提醒解約前不要介入,「一定會要求賠償!」

「都解決了,大家就把它忘了吧!」「該賠的違約金賠一賠,以後就走自己的路!」CTWANT記者專訪御盟總裁邵永添時,他已不願多談。據知情人士估算,御盟最後應支付了超過千萬元才換取自由身。
被問及為何想改掛「國際牌」?邵永添可說是滿腹委屈。晶英行館位於高雄亞洲新灣區,鄰近三多商圈,2011年建築規劃時,定位為高雄最頂級飯店,為打造集團第一家飯店,邵永添不惜成本,孰料10多年後市場快速變遷、競爭白熱化,儘管開幕至今拿下40多座世界獎項,邵永添卻吐出一驚人數字,「每一年都賠1億多!」
晶英行館2017年開幕時,高雄飯店市場沒什麼國際酒店品牌進駐,2020年底起,萬豪、洲際、日航等國際品牌快速加入,高雄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我並不覺得我們比別人差,但人家有國際總部、國際平台,源源不斷餵給你國際旅客,我們沒有。」邵永添嘆,「別人是打群架,我們是拿了一支掃把,就要去跟人家打仗,注定是打敗仗。」

據了解,國際商務客選擇下榻酒店時,仍會以國際酒店品牌作為優先選擇;另外,一般旅客也會為了積點換免費住宿而挑選飯店,凸顯國際酒店全球聯合行銷的優勢。
據觀光署公布數據,2023年高雄晶英行館住房率34%,平均房價8,348元;2024年住房率提升至39%,平均房價卻小跌至7,151元。「來的都不是因為懂我們來的,是因為CP值太高,很悲情啊!」他慨歎,晶英行館用最高規格,只賣到一般般價格。
「禍是我闖的,要規劃成這麼高檔是我自己的意思,做了之後市場在哪不知道,其實說到底,晶華可能也不曉得市場在哪,也無從協助起,不能怪他。」此時最重要的便是趕緊止血,「(換牌)是真沒辦法的事,沒有誰對誰錯。」

對於8月1日,高雄晶英行館換牌,以「然一酒店」站上國際舞台,「你就等著看,3年我絕對做到平均房價1.2萬!」邵永添看好萬豪集團全球2.1億的會員數,認為只要有1%、200萬人認同這間飯店便足矣。
採訪末了,這位敢跟潘思亮挑起戰火的「辣個男人」又補上一句內心話,「如果要符合我的期待,應該是要賣1.8萬,這個飯店的規格,沒道理要賣低於1.5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