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美國財政部昨(11)日公布最新預算數據,受惠於川普總統關稅政策推動,海關稅收6月再度激增,累計本會計年度首度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約2.92兆新台幣),單月更出現272億美元意外盈餘,顯示關稅正成為聯邦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政府公布6月份海關總關稅收入攀升至272億美元(約7,946億新台幣),扣除退稅後的淨收入為266億美元(約7,770億新台幣),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是去(2024)年同期關稅收入的4倍之多。
截至2025會計年度前九個月(截至6月底),美國海關關稅收入毛額達到1,133億美元,淨額為1,080億美元(約3.15兆新台幣),幾乎為去年同期的兩倍。關稅收入已成為聯邦政府第四大稅收來源,僅次於薪資扣繳所得稅(2.68兆美元)、非扣繳個人所得稅(9,650億美元)與公司稅(3,920億美元)。關稅占聯邦總收入的比重,也從過去的約2%攀升至目前的約5%。
美國6月份整體預算收支,從2024年6月的710億美元赤字,轉為270億美元盈餘。財政部表示,關稅成長推升總收入年增13%(約600億美元),達到5,260億美元,創6月歷史新高;同月支出則年減7%(約380億美元),降至4,990億美元。
財政部長貝森特本週稍早在內閣會議上預測,2025年關稅收入可能於12月底前攀升至3,000億美元(約8.76兆新台幣),若以上(6)月收稅速度推估,今年下半年將可賺進2,765億美元(約8.08兆新台幣)關稅;不過也有專家警告,隨著企業改變產地、減少進口,以及高關稅帶來的價格攀升,導致美國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後,關稅的收入可能就會逐漸減少,必須審慎因應。
美國聯邦政府「會計年度」(又稱財政年度)是從每年10月1日開始計算,至隔年9月30日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