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巫旻璇報導
前台北市副市長彭振聲7月1日在台北地院出庭時,突接獲妻子在高雄身亡的噩耗,當場情緒崩潰,還向律師提到「要把全部事情都講出來」,外界也在關注彭振聲是否有翻供可能;對此,律師陳頂新分析3點可能性,並認為彭振聲如果在「認罪」立場下揭露更多細節,反而可能對柯文哲更為不利。

台北地方法院1日審理京華城案,傳喚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出庭,預計勘驗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彭振聲等人偵訊錄音;然而在開庭前,彭振聲卻突然接獲妻子在高雄身亡的噩耗,他當庭崩潰痛哭,還向律師提到「要把全部事情都講出來」並表示之前認罪拼交保,是為了讓家人可以放心,如今太太發生意外,「不再有顧慮了」。彭振聲原定在1日、10日開庭,但議庭考量彭遭逢失去親人的巨變,與彭振聲協調後,改訂日期在7月24日再次出庭。至於後續開庭,彭振聲證詞是否會有轉變?備受各界關注。
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律師陳頂新從三個面向分析,認為彭振聲臨時改口翻供的機率不高。首先,如果前後說法出現明顯矛盾,法院通常不會採信;第二,若彭振聲改變供詞,可能觸及偽證罪,讓自己面臨額外的法律風險;第三,若他翻供否認犯罪,最終仍被判有罪,法官可能認定他態度不佳,進而加重刑度。
陳頂新進一步指出,即便彭振聲真的改口,對柯文哲的官司也不一定有幫助,彭振聲如果無法提出合理解釋,說明為何先認罪後又否認,法官仍可能採信他早先的供詞作為柯文哲涉案的證據。其次,京華城案之所以讓柯文哲被起訴,是因檢方已掌握多項對他不利的證據,彭振聲的供述僅是其中之一。即使剔除他的供詞,其餘證據依舊可能足以構成定罪基礎,陳頂新補充,彭振聲日前喊話「我沒有顧慮了」,可能代表他準備更詳細地說出與京華城案相關的所有內幕,如果他在「認罪」立場下揭露更多細節,反而可能對柯文哲更為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