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
日本漫畫家竜樹諒在其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暗示2025年7月5日日本將發生大地震,讓許多人擔心「末日預言」會成真,然而幸好當天大家都平安度過,對此,在末日預言破功之後是否就能安心了?民視節目《新聞觀測站》專訪前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分析歷年「地震規模8↑週期」示警該來的還是會來,但他也要大家放心現在處在「超級平靜期」,不用過度擔心。

郭鎧紋在專訪中分析過去全球地震規模8以上的間隔時間,今年已經來到平均約4年左右的週期,有1437天的時間沒有發生規模8以上的地震,第5長的是在至1934年1月15日(規模8)至1938年2月1日(規模8.5)僅差41天就會超越,而史上間隔距離最長的是間隔2753年,約7年多之久;近日日本鹿兒島吐噶喇列島近海地震活動頻繁,自6月21日以來,已經累積超過2000起震度1以上的地震,是否是大地震的前兆,郭鎧紋表示「雖然進入到大地震規模週期,我比較傾向不會發生,有可能會等到7年更久,不過我還是要提醒大家,該來的還是會來」。


郭鎧紋先前說明,台灣周邊的「琉球海溝」與「沖繩海槽」,兩條溝水都比較深,等同「2條高速公路」將海嘯波引到台灣,其中宜蘭因地形水較淺,恐造成威脅,不過機率也不高,琉球海溝包含奄美大島與喜界島,當地地質學家分析發現,喜界島過去7000年間曾發生4次規模達9.0的大型地震,而上一次發生時間是1550年前,平均週期約為1800年,郭鎧紋從目前時程來看,琉球海溝可能即將引發規模9.0地震,民眾是可以準備好防災意識;另外,若地震發生在日本引發海嘯,是否對台灣有嚴重影響?郭鎧紋指出,日本地震與海嘯研究實驗室透過觀測震央建立斷層模擬,假設若發生規模7強震,海嘯最遠『只跑到沖繩島』。在地震發生後49分鐘,海嘯只會抵達日本九州南部沿岸以及南西諸島,對其他地區影響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