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黃鄒承恩報導
一杯飲料打翻後,店員默默補上新的一杯,這時該心懷感激,還是掏錢結帳?日前一名網友在Dcard分享一段「買咖啡手滑」的經歷,原PO表示剛從咖啡店櫃檯拿到飲料,轉身時整杯滑落掉地上,當場灑了半杯,她連忙向店員道歉,並撿起杯子詢問要丟在哪,沒想到原本製作咖啡的店員立刻重做一杯,未多言便遞到原PO面前。她坦言自己當下沒有再買一杯的打算,但因對方沒開口詢問,只好默默說出「我再買一杯」,付了100元後離開,事後覺得被強迫消費,引發網友討論。

一名女網友在Dcard分享,她意外灑出一杯飲料,店員秒補上一杯,離開店後原PO越想越不對勁,認為雖然是自己手滑,但補杯的舉動並非經她同意,讓她感到「被迫消費」。她也自承當下「不好意思拿了就走」,所以才選擇掏錢,但事後仍有壓力與委屈,於是發文詢問「這樣的情況你們會怎麼做?」,原PO理解對方是出於好意,但她也質疑這樣的做法是否會讓消費者產生心理負擔,進而失去原本應有的消費自主。

貼文一出,留言區火力全開,大多數網友都不挺原PO的說法,「你自己說要買的,怎麼會是被逼」、「沒人拿刀架著你結帳」、「店員只是好意補杯,還被你這樣講真的很傻眼」、「人家好意被你當成強迫,真的活著好難」、「沒人逼你,是你自己開口說要再買一杯」。也有網友質疑她邏輯不通,「如果覺得不想付,就該當場拒絕,誰逼你了?」、「不敢說不要,最後卻上網發文討拍,這種行為才讓人傻眼」。更有人指出「店員應該原本想免費給你,是你自己說要付錢她才順勢收下」、「如果我是店員看到這篇文,一定超幹」。網友幾乎一面倒認為,原PO心態問題遠比消費本身更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