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喝「這一碗」成習慣!台灣男子竟喝出大腸癌 醫揭背後警訊

  • 發佈時間:2025/07/17 23:49更新時間:2025/07/17 23:49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日喝「這一碗」成習慣!台灣男子竟喝出大腸癌 醫揭背後警訊

圖、文/引新聞

(記者張芸瑄/綜合報導)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多年來高居亞洲之首,成為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癌症類型,並且位居全癌症死因第三名。根據統計,平均每31至37分鐘就新增一名大腸癌患者。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日前分享一起臨床案例,呼籲民眾重視日常飲食習慣對腸道健康的長期影響。

更多新聞: 老司機哭了!加價2000元可與越南籍熟女「連結」 中壢區養生館被抄 

(記者張芸瑄/綜合報導)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多年來高居亞洲之首,成為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癌症類型,並且位居全癌症死因第三名。根據統計,平均每31至37分鐘就新增一名大腸癌患者。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日前分享一起臨床案例,呼籲民眾重視日常飲食習慣對腸道健康的長期影響。

這名60多歲的男性患者原本因胃食道逆流就醫,經醫師詳細問診後建議安排大腸鏡檢查。患者一開始態度保留,只願意接受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反應,最終才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檢查中發現一顆直徑約2.5公分的息肉,經切片檢驗確認為早期大腸癌,癌細胞尚未突破黏膜層,經手術處理後順利控制病情。

陳炳諴指出,該名個案平日有每日早餐飲用牛肉湯的習慣,屬於紅肉攝取頻率較高的高風險群。紅肉中含有較高濃度的血紅素鐵與某些糖類分子,經人體代謝後可能產生自由基,進一步對腸道黏膜細胞造成氧化壓力與DNA損傷。長期下來,恐提高罹患大腸癌的機率。

示意圖/台灣的大腸癌發生率多年來高居亞洲之首,成為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癌症類型,並且位居全癌症死因第三名。(擷取自 freepik)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下設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研究指出,若每日攝取50克加工肉品,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將增加18%;而紅肉若每日攝取量超過100克,則會提高約17%的風險。此外,紅肉經高溫煎烤、油炸等方式處理後,易產生多環胺類、芳香烴類與N-亞硝基化合物等潛在致癌物,這些成分可能誘發腸道發炎反應與基因變異。

對此,陳炳諴提醒民眾應審慎評估飲食習慣,尤其是長期高頻率食用紅肉者更需警覺。他建議日常飲食可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類,並以白肉如魚類、家禽或植物性蛋白(豆腐、豆漿等)替代紅肉與加工肉品,烹調方式則以清蒸、水煮或燉煮為佳,盡量避免高溫直火燒烤。

此外,醫師也強調維持健康生活型態的重要性,包括規律運動、控制體重、避免抽菸與過度飲酒,都能有效降低大腸癌的發生風險。民眾如有家族病史、年齡超過50歲,或出現腹瀉、血便等腸道症狀者,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利早期發現、及早治療。

更多引新聞報導
台積電法說驚見警訊!半導體5大隱憂浮現 專家示警「榮景恐不再」
激吻3次紅姐「驗出陽性」!25歲鮮肉教練驚嚇發聲:保證不敢親了

更多新聞: 「中午吃什麼?」 這是每天最常討論的話題 但你注意過主菜的熱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