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林浩博 綜合報導
英國計畫把投票年齡下修到16歲,成為歐洲先驅之一,雖然這項改革要等國會通過才能實施,但不少英國青少年都抱持樂觀,專家也贊成讓年輕人培養公民意識,深化民主。不過,英國保守黨等右派也質疑,政府提案目的不單純,只是想替執政的工黨衝選票。
英國工黨政府7月17日宣布,要兌現去年(2024年)大選承諾,把全國投票年齡門檻,從18歲下修到16歲,消息一出,年輕人都超期待。
17歲英國學生豐塞卡:「我對此很高興,看到只有年紀較大的人能投票實在很煩,他們投票的結果不可能只影響他們,這結果是會影響所有人。」
23歲英國民眾拉迪:「我認為他們今天確認的事很好,我認為在英國面臨的很多議題上,讓年輕一代發聲和投票很重要。」
這項英國1969年以來最大選制改革,等到國會投票通過的話,全英國的投票年齡就會一致了。

專家也認為,下修投票年齡,有助提高年輕人的低迷投票率,強化民主。
選舉改革協會總監加蘭:「因為我們知道你越早投票,你就會培養出投票的習慣,這一生(遇到選舉)都會去投票。」
不過,不論是過往民調,還是投票紀錄,年輕人都投給工黨等左派,引發右派質疑,這次下修投票年齡恐是不是別有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