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預計於8月1日正式對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歐盟等多個主要貿易夥伴在內的數十個國家,實施最高達50%的新關稅措施。但外界普遍預期,當關稅政策正式實施後,可能導致美國境內從咖啡到鞋類等日常用品價格上漲。
根據《ABC News》報導,川普原定4月就要推動所謂「對等關稅」,當時宣稱90天內會簽訂約90項貿易協議。但如今來到最後期限,川普表示這些反覆變動的關稅是其談判策略的一部分。
截至目前,白宮方面表示,已與英國、越南、印尼達成協議,與中國則達成初步協議。白宮新聞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上月宣布8月1日為最終期限時表示,總統及貿易團隊正為美國勞工及民眾爭取最佳協議。
根據川普政府現行規劃,若相關國家未能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將面臨更嚴格的關稅措施。例如巴西將被課以50%關稅,加拿大35%,歐盟與墨西哥30%,日本與南韓則為25%。除了這些主要出口國,柬埔寨與孟加拉等成衣大國也將分別面臨36%及35%的高額關稅。這些措施與4月曾針對90多國施加的對等關稅類似,該次措施因股市於生效當天出現自新冠疫情以來最嚴重跌幅而被迫延後。
目前川普已向各國領袖寄發正式信函,列明8月1日將生效的關稅幅度。儘管他近期撤回部分原本更嚴厲的關稅,且部分措施受法院判決影響而暫時停擺,但川普政府至今仍維持8月1日為硬性期限。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明言,新的關稅將如期實施,雖然8月1日後各國仍可繼續與美方談判。而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也表示,是否針對某些國家延期,將交由總統裁定。
分析師向《ABC News》表示,若8月1日關稅如期生效,美國消費者將面臨更高物價,包括咖啡、鞋類、家電等多項進口商品均可能漲價,進口商往往將稅負轉嫁消費者,造成物價上漲。耶魯預算實驗室(Yale Budget Lab)本月稍早指出,川普關稅措施預計今年將使美國一般家庭多支出約2,400美元。
此外,川普對銅材實施50%關稅,分析認為,這將進一步推高家居設備及電動車等產品價格。雖然部分原先的嚴格關稅近期撤回,但美國目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仍適用10%全面關稅,僅半導體、藥品及少數項目除外。鋼鐵與鋁材維持50%關稅,來自墨西哥與加拿大的商品雖面臨25%關稅,但涵蓋於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USMCA)的產品則不適用。川普5月更表態將進一步加倍鋼鋁關稅。目前汽車及汽車零件亦仍受關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