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呂秋遠
日本參議院改選,跟台灣有什麼關係呢?談到這個,就要先了解日本國會的結構。
日本的國會,分成兩個,一個是眾議院,一個是參議院。眾議院人數是465人,參議院人數是248人。原則上,眾議院任期4年,但是內閣可以隨時解散眾議院。參議院任期6年,每3年改選一半,而且不能解散。
基本上,所有法案都要眾議院與參議院決定,所以權力是平等的。但是,眾議院的多數黨可以決定總理人選,而且法案如果無法取得兩院同意,原則上也以眾議院為主。所以,參議院確實有權力,但是相對於眾議院來說,比較沒有這麼重要。
所以,這次改選124位參議員與補選1席的結果是什麼,又對台灣帶來什麼影響呢?
自民、公明兩黨在此次改選中僅拿下47席(自民黨39席、公明黨8席),與選前擁有的66席相比,可謂是雪崩式的潰敗,少了19席。執政聯盟在參議院的總席次僅有122席,已經失去參議院多數。
最大在野黨,也就是立憲民主黨獲得22席,穩固了最大在野黨的地位。另外三個政黨,包括國民民主黨、參政黨與新成立的保守黨,也分別拿下17席、14席與2席,議席數大幅增加。
席次變動,特別是自民黨執政聯盟已經連三敗,代表的意義當然是自民黨在米價飆漲、美國關稅談判、日幣不斷貶值等政策上,讓民眾已經覺得應該要換黨執政,這是表面上大家都可以看出來的問題。而石破茂堅持不辭職,未來會遭遇到的挑戰也會更大。上次眾議院挫敗,已經岌岌可危,現在大概連黨內派系都不一定會繼續支持,甚至可能四分五裂。
重點是在野黨席次突飛猛進,特別是保守黨,這才是值得觀察的重點。參政黨的領袖是神谷宗平,他主張「日本優先」的路線,訴諸反移民言論、減稅承諾與社會福利擴張,成功吸引對經濟困境與全球化不滿的選民支持。神谷過去的言論,包括疫苗陰謀論、日本人的工作被非法移民排擠、應該削減外國人(中國人為主)在日本的社會福利,甚至天皇應該納妾,帶頭增加日本人口出生率等等,這些言論,在某些人聽起來荒謬,但是卻成功吸引了部分日本人的熱情。
這意味著,像川普一樣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可能在參政黨不斷透過youtube等自媒體(這是神谷最擅長的行銷模式)行銷之下,搭配日本人對於過度擁擠的觀光公害、中國人不斷買房、移民、日幣貶值、物價高漲等等負面感受,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反對黨,逼得石破茂為了維繫政權,拉攏民心,也得要往川普治國的偏激方向走。
特別是在這段期間,關於外國人的假訊息,第一次大規模的在日本流傳。包括外國人的犯罪率很高,讓日本治安惡化(事實上下降)、非法移民越來越多(事實上持平)、雇用外國人讓日本人薪資下降(事實上兩者關係很低)、外國人濫用日本社會福利,而且都不繳納保費(數字不正確),這些假訊息在選舉時,到處流傳,讓日本人更擔心自己的未來,把外國人趕走,日本會更好。因此神谷的參政黨,在這幾次的選舉成績越來越好,下次甚至可能直接成為第二大眾議院反對黨。
結合排外,另一個值得觀察的候選人,就是平野雨龍。她的本名是平野鈴子,曾經當過和服模特兒。從香港反送中運動開始,她就積極支持,甚至因此被香港政府拒絕入境。她這次參選政見,主打「反對中國人移民日本」,呼籲日本人不要用中國製品。因為她是無黨籍參選,因此事前很少有人預測她有機會當選。中國移民在日本已經越來越多,因此當她在街頭演講時,經常被攻擊,但也靠著社群自媒體,迅速累積人氣。最後一天的演講,竟然萬人空巷,雖然最後還是落選,但得票數仍達約23萬票。
這次的選舉,當然是對石破茂政權的再次不信任,上次如果是岌岌可危,這次就是危如累卵,自民黨不更換黨魁,未來只會更危險,如果以投票率新高、在野黨表現亮眼的現實面來看,民眾反對的,應該不只是米價、物價,而是對於日本排外政策的擴大化,以及親中路線的重大轉折點。
日本會不會川普化,或許還很難看得出已經是定局,至少自民、公明聯盟在眾議院還不是少數,只是失去參議院多數。但是在石破茂不下台,而在野黨越來越多元與右翼的情況下,台日兩國的未來發展,應該會再出現新走向,而日本與中國的未來,隨著中國移民越來越多,應該只會越來越緊張。
本文轉載自:呂秋遠臉書
--
※〈民視論壇〉為公開投稿平台,投書言論不代表《民視新聞網》立場。
作者/呂秋遠,律師
責任編輯/王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