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演義】「割闌尾」失敗 公民推動下修罷免門檻

  • 發佈時間:2025/07/27 09:00更新時間:2025/07/27 09:00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台灣演義】「割闌尾」失敗 公民推動下修罷免門檻
台灣將迎來史上最大、不分黨派的罷免潮。(圖/台灣演義)

專題組/報導
台灣迎來史上最大罷免潮,7月26日和8月23日分別進行投票。罷免,雖然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但過去因為門檻高而難以推動。以2014年「割闌尾」罷免行動為例,選民要罷免立委蔡正元,必須在其選區內湖、南港,30天內收滿4萬在地戶籍的連署書,平均一天要收1千多份。當時罷免志工趁著九合一地方選舉日,在各投票所擺攤,後續才順利達標。不過,即使最後開出76,737票贊成罷免、2,196票反對,仍因投票率未達二分之一門檻而不成立。這樣的結果,也促使公民團體針對罷免門檻、罷免不得宣傳等規定,提出修法倡議。

本周台灣演義播出「台灣罷免史」,帶您回顧台灣政治史,看人民如何靠罷免權監督政治人物。完整報導敬請鎖定本周日晚間7點55分,民視新聞53頻道《台灣演義》。

更多新聞: 裝修公告意外掀社團暴動 信義區炸雞品牌爆紅成「宵夜新霸主」


【台灣演義】「割闌尾」失敗 公民推動下修罷免門檻

罷免權曾經一度受限,連宣傳罷免都屬違法。當時罷免蔡正元的「割闌尾」活動就因此被罰60萬元,直到2016年後才修改選罷法,放寬罷免條件。(圖/台灣演義)


人民雖然有罷免權,但選罷法卻規定罷免活動不得宣傳,因此當時罷免蔡正元的「割闌尾」計畫活動,被台北市選委會開罰60萬元。直到2016年改選後的立法院修改選罷法,取消罷免不得宣傳、放寬第二階段連署時間、並將嚴格的「雙二一」罷免門檻下修為「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同意、而且同意多於反對」,終於促使罷免制度邁向新的里程碑。更多精采節目請見台灣演義

✅節目播出資訊:每周日晚間7點55分,請鎖定民視新聞53頻道 台灣演義
✅訂閱台灣演義Youtube ,更新最精彩內容 :請點我
✅按讚台灣演義FB,掌握最新節目 :請點我


更多新聞: 出國旅遊靠「這1招」秒認台灣人…掀全網共鳴:已成為一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