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首波罷免投票,藍營守住原本席次,引發國際社會關注,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分析,結果對國民黨來說是勝利,直言在中國看來是有利的局面,對台滲透可能進一步加深,另一位日本學者野島剛,則認為這次罷免,沒有勝者只有敗者,接下來的台灣社會,需要好好溝通。
CNN主播:「台灣正針對24位在野黨立委,舉行罷免投票這些立委被批評立場親中,這場罷免具指標意義可能改寫台灣政治版圖,也正值外界愈來愈擔心中國恐犯台之際。」
台灣民主史上最大規模的罷免行動,平均投票率超過56%,國際媒體高度關注,CNN點出,這可能會改寫,台灣的政治版圖,首波投票的最終結果,24名藍營立委,與一位市長全都保住。

藍營勝出,罷團落敗,造成執政黨壓力,CNN指出,中國藉此機會批評綠營專制,引發民主與外部干預的辯論,BBC引述專家分析,認為罷免失敗,可能加劇政治對立,接下來恐讓政治人物,一意孤行。而日本學者野島剛,則認為這次罷免,沒有勝者、只有敗者。
野島剛強調,朝野應該回到政策與治理的討論上,好好對話與共存。另外,曾精準預測台灣大選結果的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則分析,這對國民黨來說,是場徹底的勝利,將影響明年地方大選,更重要的是,目前局面對中國很有利,對台滲透恐會進一步深化。

日本學者 野島剛 說:「台灣有些罷免的運動都是自發性的,不一定是民進黨的自主權,這個部分,就我們一種台灣民主的活力,比較可惜就是民進黨犯了一些戰略性的錯誤民進黨犯了一些戰略性的錯誤,如果這個罷免不要做大罷免,戰線太大,比較不容易集中他們的力量。國民黨雖然這一次安全過關,不過我覺得他們也需要一個自我檢討的空間,因為他們在國會如果有受肯定的表現的話,其實這個罷免不會發生的。」
NHK主播:「下個月23日,預計針對另外7名國民黨立委,舉行第二波罷免公投。」
首波罷免落幕,還有第二波投票即將登場,台灣的意向,全世界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