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李汶臻報導
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大罷免」首波投票在7月26日落幕,針對24名國民黨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去留的罷免案全數未通過。面臨罷免案全遭否決的壓倒性結果,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就在節目上分析大罷免24+1席開票結果一面倒的3大關鍵;此外,她也透過臉書回顧台灣400年民主之路,感慨表示「台灣永遠不會完蛋」,其中特別提到10年前的「割藍尾」計畫,當時的結果與726的情形雷同。但她隨後話鋒一轉,點出這些藍委的最終下場。

大罷免24+1席投票案的成敗26日見分曉,儘管迎來罷免案全數遭否決的壓倒性結果,但也有7席立委的「同意票」皆跨越25%的門檻,其中包括台北市王鴻薇、李彥秀、徐巧芯與新北市的葉元之、台中市羅廷瑋、新竹市鄭正鈐以及花蓮縣傅崐萁。而針對726首波大罷免開票結果呈現局勢一面倒的情況,社民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就在節目《有話鏡來講》中點出國民黨與放出的3大招:
1.藍營「普發一萬塊」策略成功
苗博雅認為,人民的感受是很強烈的,畢竟「一個人一萬,一家四口就四萬」,而相較之下,民眾對於行政院解釋的憲政問題,很難直接體會;
2.反對「一黨獨大」
苗博雅在節目中提到,台灣民眾普遍傾向於多黨制衡,認為這個狀況對於國家的發展才是最好的;
3.民眾黨主打「司法迫害」
苗博雅指出,民眾黨主打所謂的「司法迫害」,訊息相對集中且類似於滾動式洗腦民眾。
苗博雅在節目中直言,此次大罷免的最終開票結果「看似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不過她也在臉書發文表示,這場投票證明台灣是一個有力量的民主社會,雖然主要政黨競爭激烈,但台灣並沒有「一黨獨大」的極權問題。同時也祝福通過罷免的立委,盼他們未來能更公平傾聽各方意見,做出理性負責的決定,不辜負人民再次給的機會。
苗博雅也在貼文中回顧台灣人爭取民主的歷程,她坦言民主的進程從來不是直線,雖歷經低谷,但也從失敗中淬鍊出堅韌。其中還特別提到2014年的「割藍委」行動,當時有6位藍委被鎖定,雖未能成功罷免任何一人,但他們最終也全數未能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