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曾若琦 綜合報導
台灣在國際間的能見度上升,吸引不少外國媒體頻繁關注,軟實力也被看見。美聯社近日就跑到澎湖,見證台灣水產試驗所專家團隊,如何成功復育海草,報導有望成為增加碳儲量的新解方。另外台灣人每天在古典音樂的陪伴下定時丟垃圾,也引起法新社好奇。
熟悉的旋律響起,美國或澳洲人可能會抓起錢包準備買冰淇淋,台灣人卻會衝出門倒垃圾。
台灣民眾:「這個音樂一聽到我們就知道,該倒垃圾了很方便對對對。」
古典音樂「少女的祈禱」或「給愛麗絲」,成為台灣倒垃圾日常,充滿特色的垃圾文化,引起法國媒體法新社好奇,實地上街採訪。

準時、迅速、還精確分類,不落地就能解決惱人環境問題。就連等待時間,也是社交的一環。
台灣民眾:「這樣也可以跟鄰居啊,朋友聊聊天啊什麼的很好。」
台灣的國際能見度直線上升,澎湖列島成功的海草復育計畫,也獲得美聯社關注。
台灣水產試驗所資深技工冼宜樂:「種下去固定之後,等到它整個根系開始發展,然後新芽開始長出來之後,我們就可以透過塑膠繩,把這個U型夾拔除。」

台灣水產試驗所資深技工冼宜樂:「最先開始我們是在通梁海域這邊,去種60平方公尺的海草,11、12年之後我們發覺,所種植的海草已經擴展到,將近5000平方公尺。」
儘管復育速度遠比不上人類破壞速度,但美聯社引用聯合國研究,表示特定區域的海草,儲碳量是溫帶與熱帶森林的兩倍,認為海草復育極具潛力,可能是增加碳儲量的新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