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中心/林靜、胡景順 台北報導
先前傳出總統賴清德即將出訪中南美洲,並過境美國紐約,不過總統府昨晚(28號)宣布,考量南部災後復原及關稅,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安排,但"金融時報"報導,因為北京向華府抗議,川普似乎拒絕讓賴總統過境,不過AIT回應,包含總統在內的台灣高層官員過境美國,政策做法並無改變。
原先8月初,總統將出訪友邦、並首度過境美國紐約,但計畫生變。
前一晚,總統府發出聲明,,考量近日南部災後復原,與美對等關稅及區域情勢,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之安排。但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正在討論是否允許賴總統,下周按計畫過境美國,因為擔心可能打亂美中貿易談判,以及川普、習近平的潛在峰會。金融時報更直接點出,因為北京向華府抗議,川普政府已經拒絕讓賴總統過境紐約。

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事實上台灣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受到中國的抗議跟打壓,總統的出訪,外交部一向照著既定規劃跟安排在做。」
立委(國)王鴻薇:「其實是美國不讓賴總統過境美國,但是南部的災情,變成賴總統自己解決,自己爛攤子的藉口。」
在野黨立委藉機開砲,但立場挺台的美國前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就批川普的決定,是傳達危險信號,這是習近平的勝利,希望這不是意味美國對台政策,將發生令人擔憂的改變。總統出訪是否遭中方干預而改變,AIT聲明不回答假設性問題,但包含總統在內的台灣高層官員過境美國,完全符合美國長久以來的政策與做法,並無改變。
立委(民)王定宇:「報導說川普要尋求跟習近平見面,所以否決了賴清德,過境紐約的這件事情,川普剛剛的X跟,他的社交平台推文,寫得一清二楚是假新聞,從7月份開始就一直在操作,疑賴論跟疑美論,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得利,台美之間的互動,不會因中國抗議而有所改變。」

總統暫停出訪行程,此時疑美論再起,凸顯美中台三邊關係,既複雜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