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美國一名女子梅諾德(Aribella Menold)日前與2名家人外出用餐時,點了2份標示「MKT」的牛排,沒想到結帳時發現竟要價159美元(約新台幣4600元),讓她當場傻眼,直呼「原本以為只要20美元(約新台幣598元)左右」。事後梅諾德把這段經歷分享到TikTok,提醒大家在外用餐時務必注意菜單上的「MKT」標示,引發網友熱議。
美國一名女子梅諾德(Aribella Menold)日前與2名家人外出用餐時,點了2份標示「MKT」的牛排,沒想到結帳時發現竟要價159美元(約新台幣4600元),讓她當場傻眼,直呼「原本以為只要20美元(約新台幣598元)左右」。事後梅諾德把這段經歷分享到TikTok,提醒大家在外用餐時務必注意菜單上的「MKT」標示,引發網友熱議。
據《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日前20歲的梅諾德與家人在北卡羅來納州一家餐廳用餐時,點了2份標示為「MKT」的12盎司紐約客牛排、起司三明治及凱薩沙拉,她當下並未多想,沒想到結帳時加上稅金與信用卡手續費後,總金額竟高達159美元(約新台幣4600元)。梅諾德表示,因為家裡人多,平時很少去高檔餐廳,原本以為牛排最多只要20美元,還好最後家裡的長輩有幫忙付錢。

梅諾德事後也將帳單與用餐影片上傳到TikTok,影片曝光後引起不少美國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價格很合理,也有人好奇「MKT」是什麼意思。
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的食物經濟學家奧特加(David Ortega)指出,「MKT」是Market Price(時價)的縮寫,常見於海鮮、高檔肉類或時令食材,代表餐點價格會隨市場變化而調整,因此餐廳也不會在菜單上直接標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