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視新聞/吳彔瑾 綜合報導
川普對等關稅在台灣時間今天(8月7日)中午正式上路,原本日本宣稱已和美國談妥,所有商品將一律課徵15%的進口關稅,但美國最新官方文件卻顯示,日本並未和歐盟一樣,被納入《對等關稅封頂條款》的保障範圍,意味部分日本商品實際關稅可能超過15%,日方也要盡快與美方展開進一步交涉。
美國對等關稅,在台灣時間8月7日中午正式上路,但究竟要如何執行,美國和亞洲盟友日本間的解讀,馬上就出現嚴重分歧。
ANN主播:「按照日本政府的說明,過往稅率未到15%的商品會全部調為15%。」
按日本政府的解讀,只要商品現行關稅已高於15%就不會再上調,也就是所謂的《對等關稅封頂條款》。
但根據最新刊登在美國「聯邦公報」上的正式文件,日本輸美商品並沒有像歐盟一樣,享有關稅封頂條款保障,而是要在現行稅率基礎上,再額外加徵15%關稅。
對此日本官方除了持續和美積極協商,對內也再三強調稅率會維持15%不變。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由於這和我們從,美方官員那邊聽到的並不相同,我們也希望美方能詳細說明原由,並遵照雙方談妥的內容來執行。」
日本官房長官林芳正:「關於不會對稅率15%以上商品做追加徵收,以及稅率未滿15%商品關稅調升為15%這點,我們已經向美方確認過,雙方認知並無歧異。」
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專家研判恐怕是因美國這回,同時與太多國家談判關稅,沒有足夠人力在第一時間編輯正式文件,才導致事後美日判斷出現落差。
而美日除了要釐清,對關稅談判的認知差異外,還要盡快與美方達成共識,將日本汽車關稅從27.5%調降到15%,未來該如何出招,在在考驗日本談判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