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江姿儀報導
機車十分便利,能夠近距離快速抵達,也能跨縣市通勤,因此台灣機車族相當多。其中機車行經某些路段時須「兩段式左轉」,常常「待轉區變待撞區」。對於待轉前「是否要打方向燈」,1名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打方向燈時差點撞上右轉車,不打方向燈又會差點遭右方的直行車撞,因此提問「進待轉格到底要不要打方向燈?」。貼文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正解也曝光,誤打方向燈而沒亮「這1燈」秒噴3600元。

尖峰時段車流多時,機車穿梭車陣待轉十分危險,有些騎士習慣打方向燈警示鄰車。1名網友在Dcard發文提問「進待轉格到底要不要打方向燈?」,表示自己待轉前打方向燈讓行駛在他左方的右轉車以為他要右轉,容易與直行前往待轉區的他發生擦撞。後來原PO實測發現不打方向燈比較安全,但也會被行駛在他右方的直行車撞。

貼文一出論戰再起,一大票網友也選擇「不打方向燈」,「現在都不打了,但是會注意有沒有從右邊超車的,無論是不是待轉,都會有右邊超車的強者,特別是騎機車剛起步的時候」,甚至有網友附上遭撞畫面「打過了,還要花錢補,不建議」。少數網友表示「會打方向燈」防止其他車撞上來,也有網友回答「可打可不打」,「本來就在最右邊的的話不打燈,但右側有車就要打燈」。

清楚法規的網友點明「待轉要亮煞車燈」,去年底法律扶助基金會也曾在臉書發文解答,特別引述交通部的說法宣導。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規定,機車待轉前只要「減速亮起煞車燈」來提醒後方來車,並未強制要求打方向燈。若是未依規定亂打燈,恐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開罰1200元至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