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奇陞專訪4-3】站出來就敢承擔!行動派不讓自己走歪的秘訣大公開

  • 發佈時間:2025/08/07 13:53更新時間:2025/08/07 14:20
  • LINE
    FACEBOOK
    TWITTER
    COPYLINK
【簡奇陞專訪4-3】站出來就敢承擔!行動派不讓自己走歪的秘訣大公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映萱、林佑威、施建宏、陳巧紜、李衣綸/台北報導

邏輯清晰、思辨有力的表達,是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案吹哨者簡奇陞給各界的印象。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專訪的簡奇陞分享,成長過程經歷過一些低谷,慶幸「都有人剛好接住我」,那些及時伸出的手、每一段階段出現的貴人,形塑自己對生命、對正義的獨特觀點,其中一位是求學歷程中影響深遠的老師。


更多新聞: 邱志偉引美智庫民調反擊唱衰論 逾7成川普支持者認「一事」符合美國利益

cnews124250725a03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李映萱、林佑威、施建宏、陳巧紜、李衣綸/台北報導

邏輯清晰、思辨有力的表達,是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案吹哨者簡奇陞給各界的印象。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專訪的簡奇陞分享,成長過程經歷過一些低谷,慶幸「都有人剛好接住我」,那些及時伸出的手、每一段階段出現的貴人,形塑自己對生命、對正義的獨特觀點,其中一位是求學歷程中影響深遠的老師。

「人生一輩子就遇到一個好老師就夠了。」簡奇陞說,一位好老師足以扭轉學生的人生,「我覺得影響我最大的人,是在我很悲慘、被唾棄的時候,救助我、拉住我的人。」國中就離家練習獨立,讓她學會從不同視角審視事情,「要把自己從角色中抽離,因為人有很多角色,有很多觀點。不可以先站了立場之後,再去判斷事情的是非,而是先把立場拿掉,再進行判斷與選擇。」

cnews124250725a04

閱讀也形塑了簡奇陞的價值觀,平均每年閱讀超過10本書,對台灣作家三毛情有獨鍾,心中第一名是《雨季不再來》,而非大家熟知的《撒哈拉的沙漠》,因為自己在文字中找到了共鳴。「《雨季不再來》陳述三毛20多歲的人生,是她敢衝、敢愛、敢恨、很莽撞,但又很青春的時代,很喜歡她那一份真。」

此外,她也推薦是東野圭吾的《徬徨之刃》,認為東野圭吾作品不止於謀殺推理,背後有更多訊息是在描述人、跟道德與社會。簡奇陞表示,加上學會思考美國倫理學家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兩難(moral dilemma)問題,培養了自己的道德思辨能力,「道德教育就是在兩難的問題中,不斷的選擇,從這些選擇裡不斷思考、內化,給出心中的答案,這才是道德的養成。」

這樣的思辨力,讓她即便深知選擇的代價,依舊在風暴中選擇站出來。「做出選擇,就一定要知道這件事情有風險,自己要去承擔。」面對抽血事件來自社會褒貶,簡奇陞淡然表示:「承擔啦。你說報應什麼時候會來,不知道,但總有一天會來。」

【簡奇陞專訪4-3】站出來就敢承擔!行動派不讓自己走歪的秘訣大公開 13

對於不少人讚賞揭弊的英雄作為,簡奇陞自認並非如此。「某個層面上我也是惡人。好壞沒有絕對之分,只是立場不同而已。現在看起來我似乎是好人,在這件事情上是吹哨者,但是某一個層面上我也是壞人啊,因為我毀了教練,我毀了她的家庭、名譽,毀了台灣的女足圈。從另一個角度看,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簡奇陞笑說自己的中間名是「Action」,因為自己一向執行力高、有話直說,既然選擇了行動,就勇敢承擔所有後果。面對畢業後的人生新起點,她表示最後一場職業賽在立陶宛,賽後已經掛靴不再參與職業球賽,以後也不可能擔任足球隊教練;但熱愛足球的心意未曾熄滅,未來若再次現身球場,可能就是以桃園人的身份受邀為地方出賽。

將未來寄託在教育工作,簡奇陞說:「我本來就是要當老師的人,不然那麼辛苦讀教程幹嘛。」下一步要出國流浪、去學開飛機、體驗跳傘或滑雪都還沒決定,但是她總會記得留個時間檢視自己,「無論多忙,過段時間都會找時間停下來,好好回想現在做的事情不管手段、方法跟初衷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定期檢視自己是不是在正確的道路上,人生才不會走歪。」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簡奇陞專訪4-4】不想從政、被神格化 談聲量認「捧我也是害我」

【簡奇陞專訪4-1】在她的世界我也是加害者!女足抽血案吹哨人再見教練想說「這3字」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多新聞: 【簡奇陞專訪4-2】 「閉嘴做事」陋習害慘體育圈!重拳粉碎服從文化籲體育生拿回自主思考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