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周刊王
南韓首爾市一名30多歲女子,自2018年1月起連續6個月,在搭乘地鐵通勤時使用67歲父親的敬老卡達470次,被站務人員揭發後遭相關單位依法提告。法院最終判決她須支付2500萬韓元(約新台幣54萬元),創下該國不當乘車事件中,歷年來最高的違規罰款紀錄。
綜合《中央日報》等韓媒報導,首爾交通公社(서울교통공사)表示,女子平日從新道林站(신도림역)搭乘地鐵前往合井站(합정역)上班,卻連續6個月冒用67歲父親的敬老卡達470次,此事是經站務人員調閱車站監視器畫面時才揭發,她已無票乘車(부정승차)數月。
對此,交通公社調查後對女子追討附加票價1900萬韓元(約新台幣44萬元),但因她拒絕繳款,而被依《刑法》第347條之2「電腦等使用詐欺罪」與第348條之2「便利設施不正當使用罪」向檢方提告,不僅如此,交通公社同時訴請民事賠償。
法院最終判決女子須支付包含利息在內的2500萬韓元(約新台幣58萬元),目前她已繳納1686萬韓元,剩餘金額將分期至隔年年底前還清,每月約繳60萬韓元(約新台幣1.4萬元)。
交通公社指出,這起案件是迄今附加票價相關訴訟中金額最高的一例。此外,首爾交通公社為了打擊不當搭乘情形,近4年共提起130多件訴訟,去年一年就進行22件民事判決與40多件強制執行,今年截至7月底則有12件訴訟判決確定、20件執行程序正在進行。
交通公社目前除了透過現場稽查,也積極運用大數據分析與智慧車站監視系統進行非接觸式取締。今年截至7月底為止,已查獲5萬6000件不當搭乘事件,追討金額約達26億韓元(約新台幣6億多元)。其中光是「氣候同行卡」(類似通勤月票)被濫用的案件就有5033件,違規金額超過2億4700萬韓元。
首爾交通公社營業本部長馬海根(마해근,音譯)強調,逃票是明顯犯罪的行為,未來將持續透過法律途徑,強化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