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林詠琪、嚴文謙 台北報導
隨著高鐵、台鐵與捷運,通勤人數增加,車廂禮儀越來越重要,有不少乘客反映,會遇到其他人大聲講電話、不戴耳機播影音等,影響搭乘品質,以目前法規,最多只能柔性勸導,若屢勸不聽,則能解除運送契約,而現在立委希望能比照國外,修法開罰。
民視記者林詠琪說:「搭捷運通勤是不少人日常,但如果你隔壁乘客,手機開很大聲又不戴耳機,或是有人聊天聊到停不下來,那根本是坐上了地獄列車。」
民眾說:「講電話我就覺得不能太大聲,太大聲就會影響到別人,畢竟那是公共場合。」
民眾說:「明明可以戴耳機,為什麼要把它放出來給大家聽,我也不見得想聽,我覺得是可以管制,但是要做到什麼程度,比如說聲音到底到幾分貝這種,我覺得應該法律要有明確性。」
不只搭捷運,坐高鐵、台鐵或是公車,都不想遇到噪音魔人。依照目前台灣現行鐵路法與大眾捷運法,現場人員最多只能柔性勸導,若屢勸不聽,則解除運送契約,現在有立委希望,能比照國外修法開罰。

立委(民)許智傑vs.手機錄音:「不好意思,可以請您講話小聲一點嗎謝謝!」
立委(民)許智傑說:「我在高鐵裡面其實偶爾會用到,立委(民)許智傑,但是我放這個講實在話,立委(民)許智傑,不見得他完全都聽你的。」
立委(民)邱志偉說:「我們會提案來做相關的修法,在車廂內使用電子產品,跟周遭設備進行擴音,或大聲喧嘩妨礙車廂寧靜,不聽勸阻,處新台幣1500元以上,7500元以下的罰款。」
立委想比照捷運飲食,發出噪音乘客,開罰1500元以上,而英國自由民主黨推動修法,太吵的乘客罰1千英鎊,相當於台幣4萬塊,新加坡也祭出新規,乘客若製造噪音,最高可罰500新元,日本則在公共運輸宣導禮儀規範,要求將手機切換靜音模式。

交通部鐵道局簡任正工程司林佳宜:「我們會持續要求鐵路機構,來強化他們從車禮儀的宣導,提到的這個修法的部分,我們會再蒐集國外的其他案例,然後再來研究分析。」
交通部強調會加強宣導,並會參考國外做法,畢竟執行面還有許多考量,如何界定噪音,該怎麼取締開罰,都是未來討論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