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文/引新聞
(記者張芸瑄/綜合報導)57歲藝人沈玉琳近日確診罹患白血病(俗稱血癌),宣布暫別演藝圈,引發外界關注。對此,基因醫師張家銘提醒,白血病並非僅與家族病史有關,部分日常習慣長期累積,也可能提高罹病風險,呼籲民眾及早檢測與預防。
(記者張芸瑄/綜合報導)57歲藝人沈玉琳近日確診罹患白血病(俗稱血癌),宣布暫別演藝圈,引發外界關注。對此,基因醫師張家銘提醒,白血病並非僅與家族病史有關,部分日常習慣長期累積,也可能提高罹病風險,呼籲民眾及早檢測與預防。
張家銘在社群平台發文指出,許多人聽聞「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時,常會疑惑「白血球不是保護人體的嗎?為何會變成癌細胞?」或質疑「沒有家族病史,怎麼會突然罹患?」他解釋,白血病往往並非瞬間發生,而是已在體內潛伏多年,只是未被察覺。
圖/57歲藝人沈玉琳近日確診罹患白血病(俗稱血癌),宣布暫別演藝圈,引發外界關注。(翻攝 沈玉琳臉書)
他舉例,長期接觸清潔劑氣味、偶爾抽菸、攝取加工食品、長時間熬夜等,看似輕微的生活習慣,都可能逐步影響細胞正常運作。一旦造血幹細胞發生突變,原本負責防禦的細胞,就會失控轉變為癌細胞。
張家銘指出,白血病初期症狀不易察覺,但仍可能出現疲倦、稍微活動就喘、莫名瘀青、牙齦出血、感冒或感染久治不癒等警訊,部分患者還會有體重驟降、骨骼痠痛等情況。他提醒,除了有血癌家族史的人之外,曾接受化療或放療、血液檢驗數據長期異常卻無明確原因、以及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的族群,都應主動安排檢查。
他強調,雖然基因突變的時間難以掌控,但可透過環境與生活方式降低其發作機率。例如採行抗發炎飲食(如地中海飲食、低糖高纖)、每週規律進行三次有氧運動(快走或騎腳踏車)、保持情緒穩定、練習放鬆(如冥想、寫日記)、確保每晚睡滿七小時,以及減少暴露於清潔劑與油煙等環境毒素。
「白血病的預防,不只是避免癌變,更是讓身體從源頭維持穩定。」張家銘說。
更多引新聞報導
統神SWAG脱了「2女優愛撫」仍無感!握男優下面當場吐了 影片曝光
求刑28年半!柯文哲情緒失控:跟賴清德說,我不會屈服,殺人強姦都沒那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