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張予柔報導
提到高薪工作,許多人會聯想到工程師、醫師或律師,但你知道台灣的「隱形富豪」可能就藏在菜市場嗎?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部分市場攤商的年收入驚人,生鮮肉類攤販平均年營業額更高達378萬餘元,甚至超過不少政府首長的薪水。然而,看似風光的背後,卻也有著一般人難以想像的辛苦與門檻。

近期,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看到新聞指出,台灣不少市場攤商收入不輸白領階級,且最賺錢的依序為熟食、蔬菜與水果攤。有記者走訪市場求證,攤商直言「這個市場裡面就有人拿名牌包、開名車了」,長年經營下來,有人甚至靠買賣房地產累積身家破千萬。也有網友分享親身經歷,透露親戚在台中經營中盤,年收突破兩千萬元,「以前完全看不出來他們很有錢」。但不少人提醒,這條路並非人人能走,「市場位置、進貨管道、人脈都很重要,不是想擺就擺」。

不過,也有聲音指出,攤商賺的是「辛苦錢」。凌晨三、四點起床進貨、風吹日曬、節日忙到沒空吃飯是常態,且幾乎全年無休。還有人提醒,「營業額和利潤是兩回事」,根據統計,雖然市場攤販平均每攤年營業額達169萬4千元,但利潤僅約53萬3千元;生鮮肉類雖收入最高,年收入378萬9千元,平均年利潤也只有82萬3千元。